蔡睿晓
创新开展“塞上枫桥”品牌提升行动、搭建“党建联建议事协商厅”、发挥不同参与主体治理优势……近年来,惠农区尾闸镇以推进“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为抓手,突出村(社区)发现功能和化解功能,有效融合多种治理举措,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把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民生“幸福账单”。
“圆桌议事会” “议”出群众幸福
“下水管道通了,我们的心情也舒畅了,社区协调得力,给居民办了件好事、实事。”日前,惠农区尾闸镇盛聚社区居民点赞社区出面协调解决居民的生活隐患,对社区的高效工作和贴心服务表达衷心感谢。
3月20日,盛聚社区80号楼3单元居民向社区反映单元楼的下水道出现堵塞,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接到反馈后,盛聚社区第一时间与物业公司、星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沟通协商,一起实地调查,核实情况。
3月24日,盛聚社区召开“小圆桌议事会”,召集派出所、物业公司、星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会同居民代表“面对面”协商化解矛盾。经调解,维修由惠农区住房保障办负责,1楼灶台损坏费用及安装费用,施工完成后由1到6层住户共同承担,并现场签订维修同意书。在社区党支部、相关调解力量的一致努力下,居民诉求得到及时回应,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尾闸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居民的烦心事、操心事,尾闸镇秉承“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理念,搭建“小圆桌议事会”“议事庭院”等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积极组织各个层面,广泛参与协商、理性表达诉求,形成多路径收集议题、分层次协商议事、按流程逐步落实的协商民主新格局,实现“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
各方聚合力 “商”进群众心坎
“感谢我的好邻居,感谢社区帮助我。”近日,尾闸镇钢花社区43号楼的李奶奶拉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
今年82岁的李奶奶是低保人员,本应安享晚年,却不慎在卫生间摔倒,大腿骨折后生活不能自理,且6个子女因关系不和睦无人赡养老人。邻居退役军人沈学祥了解情况后向钢花社区进行反映。随后,钢花社区第一时间联系每个子女,依据他们的不同状况逐一沟通,并把6个子女集中约到社区,邀请镇司法所、派出所民警到调解室一同调解,通过讲法规、举实例,最终兄弟姐妹解开心结,一致表示要以赡养母亲、家庭和睦为重。4个子女每月各付500元赡养费,并多抽时间陪老人;小儿子和三女儿则每天轮流照料老人起居,这场家庭矛盾纠纷得以顺利化解。
近年来,尾闸镇加强指导各村(社区)建立建强治安保卫、人民调解、公共卫生三个委员会,结合辖区实际吸纳法官、律师、民警等各方力量,通过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范等工作,形成基层治理强大合力。依托矛盾纠纷调解室,打造“三官一师一员”工作室,推进使用人人律·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可视机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发挥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及下沉村(社区)的“三官一师一员”等法治力量,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针对搬迁移民、棚改居民及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持续开展邻里守望、信访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供强大助力。
“我们将持续推动‘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规范化建设,切实把‘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落到实处,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焕发光彩。”尾闸镇“村社联建”党建共同体党委书记、下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晁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