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毕 竞 文/图
近年来,我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优秀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赛事屡获佳绩,在社会各界掀起了关注体育、参与体育的热潮。优秀运动员作为我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人才,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区内高校难入学、难毕业问题,很大程度影响我区优秀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及体育人才的储备。
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马玉在提交的《关于我区优秀运动员高等教育保障的提案》中提出,针对优秀运动员的升学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指出优秀运动员可以通过保送录取、体育单招和研究生冠军班等多种途径进入高等院校学习,退役运动员也可以享受免试入学政策,但区内各高校没有专门为宁夏专业运动员制定入学政策及研究生升学特殊政策,入学门槛较高,导致很多运动员选择舍近求远去外省上大学,不仅无形中增加了运动员上学成本,也造成本土竞技体育人才隐性流失。同时,针对优秀运动员的教育形式不够灵活,现有的常规教学安排和学业要求,未充分考虑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备战任务的特殊性,造成明显的“学训矛盾”,导致运动员往往难以兼顾紧张的训练赛事安排和按照普通学生的标准完成学业任务,导致毕业难度增大,也影响训练效果。
马玉建议,教育部门针对宁夏专业运动员制定专门的入学政策,在考量运动员体育特长和竞技成绩的基础上,适当降低高等院校运动员文化课程入学标准。可以考虑建立弹性学制,优化管理模式,确保运动员兼顾学业和训练;建议政府和高校应共同设立专项奖学金,对在训练比赛和学业成绩方面均表现优秀的运动员给予奖励,在继续教育及学业深造方面给予特殊倾斜,如保送研究生,让更多优秀运动员有机会享受高等教育。确保运动员在因伤病或大赛备战等特殊情况下休学、复学的权益不受侵害,为运动员解除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备战任务中,为宁夏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