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用大爱善举点亮他人生命的曙光

——宁夏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已达3.8万余人

本报记者 束 蓉

“我们同意儿子的捐献遗愿时,心都碎了,但我们理解并支持孩子这伟大的善举,并为他骄傲。因为我们知道,孩子的捐献,能让那些在黑暗中无望的患者重见光明,也是对我们莫大的安慰与希望。”近日,“生命・希望”清明节缅怀纪念遗体器官捐献者暨宁夏实施人体器官捐献10周年公益活动在宁夏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园(银川市松鹤陵园)庄重举行。说到捐赠初心时,捐赠者国伟的母亲泪如雨下。

遗体和器官捐献事业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更是挽救垂危生命、传递人间大爱、展示人性光辉、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崇高行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现自愿无偿造血干细胞捐献150例、遗体捐献123例、器官捐献8例、眼角膜捐献60例,成功挽救170人生命,让176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3.8万余人完成人体器官捐献登记。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爱心人士的生命绝唱。我区90岁高龄抗美援朝老兵余志光因病逝世后捐献了遗体,为党为国奉献了一生。2022年1月,老人生前病情加重,在遗体捐献志愿登记表上签名时说:“党教育我们要始终为人民服务,现在我打算把自己捐献给国家,尽最后一点力量。”人民教师哈先甲捐献眼角膜点燃他人光明;爱心人士吴菊英和老伴叶玉龙先后捐献眼角膜和遗体,携手完成生命最后的约定;遗体和眼角膜捐献者王粉银的家属在银川市松鹤陵园纪念碑上预留了位置,以此寄托思念和情感。像这样感人至深的捐献事迹还有很多,让所见所闻者深受教育、深受感动。

正如捐献者孙先生的母亲所言:“儿子虽然救不活了,但是把他的器官捐献出来,就能帮助别的病人继续活下去……”他们用生命最后的光芒照亮他人的生命之路,用无私选择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的崇高哲理,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宁夏文明发展的丰碑上。

2024年,受赠心脏的张先生感慨道,移植心脏已有8个多月,他的生命得到了延续,特别感恩捐赠人,给了他二次生命。今年34岁的张先生于2024年3月查出急性心力衰竭后,他在家属的陪同下从彭阳赶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幸运的是,1个月后他就等到了适配的心脏,延续了宝贵的生命。

捐赠者的家属代表王女士说:“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我们这些捐献者家属,在亲人离去、含着泪水和悲痛中,遵循他们的遗愿,需要多么大的决心,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生命得到重生的希望,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健康幸福的生活。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就会多一分温暖、少一些病痛的折磨,就会多一份期望,让更多的患者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 2025-04-03 ——宁夏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已达3.8万余人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9454.html 1 用大爱善举点亮他人生命的曙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