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聚“银发”力量 展“桑榆”担当

——兴庆区新宁社区“老伙伴志愿团”让便民服务更有温度

本报记者 纳紫璇

“大姐,最近天气不好,你把需要买的东西告诉我,我帮你跑腿。”连日来的低温沙尘天气,给社区高龄老人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在兴庆区新宁社区,有一支“老伙伴志愿团”,他们关爱社区高龄老人、社区特殊困难人群,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成为兴庆区老年志愿服务的一道独特风景。

“蒋师傅,今天我累得走不动路了,你帮我捎点菜回来,挑新鲜的买。”近日,兴庆区新宁社区宁夏日报社家属院里,王阿姨站在窗边,朝着楼下院子里的“老伙伴志愿团”成员蒋中山大声喊道。没过多久,蒋中山就拎着各类精心挑选的新鲜蔬菜送到王阿姨家中。据了解,新宁社区辖区14个老旧小区分别坐落于两条巷子里,这里住着许多行动不便、子女又经常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平时老人家里需要买菜、买药、清掏下水、购电买水的事情,就由蒋中山“代劳”了。

宁夏日报社家属院独居老人李奶奶,年过八旬,腿脚不便。蒋中山得知后,主动上门照顾,定期为李奶奶送去生活必需品,还陪她聊天解闷。李奶奶感动地说:“蒋师傅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没有他,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新宁社区,像蒋中山这样活跃在社区互助里的热心人,一共有19人。自2024年起,新宁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微网格长的带头作用,精心组建了“老伙伴志愿团”,成员主要由社区内身体健康、热心公益的退休老人组成。志愿团重点聚焦高龄、独居、残疾等特殊困难老人群体,与28位老人结成帮扶对子。社区创新性地推出“三个一”服务机制:每天与老人见上一面,了解他们的日常状况;每周和老人深入聊一聊,关心他们的内心需求;每月组织一次集中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构建起“社区引导+群众自治”的互助网络,让温暖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传递。

“我们住的地方都是老旧小区,这边住的老年人居多,收入水平不高,家里有时候下水堵塞,我就帮忙给修了!”家住新宁社区百货小区的罗进国,同样是“老伙伴志愿团”中的一员。自住进小区13年来,已成了新宁社区的义务“水暖维修工”,谁家暖气、上下水出了问题,大家都愿意找他帮忙。2020年,小区一位老人的卫生间化粪池管道坏了,污水流了一地,异味直蹿鼻子,联系多家维修公司都因出价太低或太脏而不愿干。罗进国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赶到了现场,戴上手套和口罩,开始清理,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他成功疏通并修好了管道,解决了老人家中上下水问题。

蒋中山、罗进国的无私奉献让社区里不少居民深受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老伙伴志愿团”,一起为社区里的老年人和困难居民提供帮助。在国庆节文艺汇演活动中,大家积极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春节开展的戏曲进社区活动中,老人们挥毫泼墨,将满满的新春祝福传递给每一户居民;日常生活中,他们帮忙修家电、照顾孤寡老人,还有的帮忙打扫卫生……自“老伙伴志愿团”成立以来,社区里的氛围变得更加温馨和睦,大家的心也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老伙伴志愿团’用实际行动传递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理念,成为社区中不可或缺的公益力量。”新宁社区党委书记张娟表示,今后还将因地制宜,推进老年志愿团队项目多元化发展,针对居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扶持社区常态化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引导老年人积极发挥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银发”力量。

--> 2025-04-03 ——兴庆区新宁社区“老伙伴志愿团”让便民服务更有温度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9451.html 1 聚“银发”力量 展“桑榆”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