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 敏
近日,银川市政协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关于完善消费统计制度 建设消费市场大数据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自治区商务厅高度重视和办理,助力我区焕发消费市场活力。
银川市政协提出,2024年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让消费潜力加快释放,2025年开年各地都推出了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方案,更大力度、更大范围的政策支持消费平稳增长,新的零售业态不断涌现,展现了一个地区商业活力、消费实力、创新能力、品牌形象、城市开放度等。但消费数据的统计和应用方面,仍然以商品零售额及财务数据为主,不利于消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建议完善消费统计制度,建设消费市场大数据,多维度反映消费市场发展新趋势。
银川市政协建议,由商务部门牵头,建立零售、餐饮、旅游、电商等消费领域的消费市场数据统计体系,构建统一的消费统计平台,明确统计口径和标准,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收集网络消费、外来消费、夜间消费、新零售业态等重点领域消费数据,全面反映消费市场的变化,加强统计指标研究。加大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研究机构合作力度,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数据采集效率,探索构建适合的应用模型。定期发布消费数据,增强公众对消费市场的了解。引导我区商贸企业根据数据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供给,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和多样化的消费场景,推动消费升级。
自治区商务厅高度重视,在答复中介绍,当前,我国各级政府评价和反映消费市场的统计指标主要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这些统计指标均由国家统计局统一设立,各级统计部门负责实施统计。对各项工作进行数据统计,或建立统一的统计平台等工作,均是统计部门职责。商务厅积极利用统计部门公开的相关数据和相关行业大数据开展消费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在节假日期间每日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报告重点商贸企业运行情况,保障市场稳定。全区消费及价格相关预警机制应属发改部门职能,而消费者信心指数,由国家统计局下属研究机构统一发布。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自治区商务厅均联合相关媒体及时发布相关数据和消费市场动向,增强公众对消费市场的感知和了解,引导商贸企业把握政策机遇,优化消费供给。
近年来,自治区商务厅在扩大消费工作方面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紧密结合,着力扩消费、畅流通、强市场。2024年率先在全国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落地政策,掀起汽车、家电和家装厨卫“焕新”热潮,带动消费84.7亿元。以旧换新工作多次被国家部际联席会议通报表扬。下达扩大消费资金1.2亿元,支持五市针对汽车购新、餐饮住宿、吃穿用类和小微企业等发放消费券,带动消费53亿元。以消费促进年活动为牵引,举办“浪宁夏·知味道”等系列促消费活动500余场次,引进小米汽车、赫莲娜等50余家首店品牌,培育夜间经济集中消费场所60余处,推动国强手抓、民族饭庄、惠安堡羊羔肉3家品牌入选“中华老字号”。支持打造悠阅城、新百中心等大型商业综合体25个,建成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8个,实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41个,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