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巧手编织“致富路” 指尖开出“幸福花”

——原州区培育“原州织女”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邓 蕾

三月的固原,春意融融。原州区康居社区的“山城姑娘”手工坊内,一派忙碌景象。织女们全神贯注地坐在工作台前,针线在手中灵动地穿梭。小小的向日葵花瓣、可爱的毛线玩偶、精致的杯垫,在巧手下逐渐成型。

“姐妹们,抓紧点,这几袋向日葵必须组装好,广东客户的30套要发出去。”“山城姑娘”手工坊负责人李蓉边低头整理钩织品,边布置任务。目前,李蓉已带领150余名居家妇女通过编织手艺走上就业致富路。

近年来,原州区以传统手工艺为支点,以“培训育品牌、品牌拓市场、市场促就业”为抓手,通过“培训+品牌+市场”模式,将刺绣、钩织等“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形成“原州织女”品牌。目前,原州区已建立了10个社区手工坊,月均销售额达9.5万元,带动近2000名妇女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力量。

培训赋能

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1988年出生的李蓉,人生前二十年几乎与“手工”无缘。2014年,固原市妇联启动农村妇女手工技能培训项目,希望通过钩织、编织等传统技艺帮助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彼时,李蓉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家庭经济捉襟见肘。

“听说学钩织能赚钱,我就报了名。培训班上,老师手把手教我如何握针、绕线,仅一年多时间,我就熟练掌握了钩织的技能。”李蓉回忆道,此后十多年,她白天照顾家庭,晚上埋头钩织,还将作品拿到市场去卖。虽然技术日益娴熟,可毕竟属于单打独斗,更缺乏与市场对接及创建品牌的能力,才华和勤奋始终未能转化为可观的收益。2024年原州区妇联在闽宁协作的帮扶下,启动了“妇女创业手工坊”,她的人生迎来转机。

2024年,李蓉加入了“山城姑娘”社区手工坊,这里不仅有免费场地和工具,还有专业老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很快,李蓉从一名普通织女成长为致富带头人。“去年我月均收入5000元,除了养活一大家子,还有能力还家里盖房时欠下的外债。”聊起钩织给生活带来的变化,李蓉脸上的笑容如鲜花般灿烂。

“目前,我们已累计培训妇女2000余人,人均月收入达1000元以上。这些妇女中,有留守妈妈、低收入农户、也有困境家庭妇女。手工坊让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实现了家门口挣钱的愿望。”原州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训内容丰富多样,从基础针法的细致讲解,到花样设计的创意启发,再到色彩搭配的巧妙运用,涵盖了手工技艺的方方面面。针对织女们不同的基础水平,精心设置了初级、中级、高级编织课程,钩针、棒针、刺绣等多种技法交替教学,确保学员熟练掌握各类手工技艺,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华丽转身。

1月26日,原州区举办了首届“原州织女”技能大赛,更是为织女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技艺的舞台。在刺绣、编织、钩织三个项目中,48人脱颖而出获得奖项。这些获奖者成为了培训骨干,进一步壮大了“原州织女”的人才队伍,也激励着更多妇女积极投身到手工技艺的学习中来。

多元销售

推动产业茁壮成长

今年,在自治区政协的推动下,由固原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六盘山下·固原绣娘”手工非遗展和“六盘山下·妈妈油香”年货展、“六盘山下 固原礼·物”主题展销活动两次亮相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

活动中,由宁夏思含掇绣文化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原州区各社区手工坊共同参与制作的掇绣、手工钩织作品等精美手工艺品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目光。两次展销活动中,线上线下共计销售3367单(件),销售额达15.64万元,并与5家企业签订40万元订单。

“目前,我们的订单已排至2026年,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公司通过‘非遗+电商’‘非遗+实体’的营销模式,成功将传统掇绣技艺与现代电商技术相融合。”宁夏思含掇绣文创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广娟说。

随着“原州织女”品牌的知名度稳步提升,织女们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摸索出多元化的销售模式,为品牌发展开辟出更为广阔的道路。

原州区荣华锦园小区居民张海婷,之前主要在家带孩子、照顾家庭。2023年底,她开始与宁夏思含掇绣文创有限公司销售团队合作,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掇绣产品。“用手机接单很方便,除去产品成本和快递费,其余的都是自己的。”张海婷笑着说。像她一样在电商平台上开店创业的女性,原州区已有17名,她们在拼多多、快手、抖音等平台上开设了27家店铺,店铺月均收入可达7000元。

在手工编织领域,原州区古雁街道西城路社区的“和美西城林子编织手工坊”成绩也同样喜人。该社区党总支书记伏小粉介绍,通过技能培训,手工坊从最初的10人小组已发展成为线下400人、线上100人的团队,年订单超百万件,年销售额达400万元以上,产品畅销全国。2024年6月,织女们集思广益推出的“一举高粽”“一举夺魁”“大橘大利”“心想事橙”等织品,更是受到广大家长和学子的喜爱。

培育品牌

让更多妇女绽放巾帼新风采

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之上,“原州织女”品牌正擘画着更为广阔发展蓝图。

原州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聚焦产业链条的拓展延伸、品牌竞争力的巩固强化以及数字化水平的迭代升级等关键任务,积极推动手工产业与文旅、研学、艺术疗愈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计划在原州区的双泉村、薛庄村、大店村等村落,精心打造“非遗民宿体验基地”。届时,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有效带动当地的二次消费。

在产品创新领域,原州区将携手高校共建非遗创新基地,诚邀专业设计师精心研发兼具国潮风格与国际风尚的系列产品。此外,还将着力打造“原州织女”文化小镇,整合各类手工资源,全方位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与产业的集聚效应。

与此同时,原州区还将持续依托“织造云梯”计划,大力培育专业人才;借助“幸福工坊”生态圈,不断拓宽妇女就业路径;全力打造“丝路花雨”文创IP,并开通跨境电商绿色通道,助力更多妇女凭借手中针线,编织出更为幸福美好的生活。

--> 2025-03-26 ——原州区培育“原州织女”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9013.html 1 巧手编织“致富路” 指尖开出“幸福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