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是第10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经自治区教育厅、卫生健康委、残联、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指导,3月17日至20日,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4名专业技术人员受邀,在全区7所小学开展以“抓早抓小抓关键,更快降低近视率”为主题的创新宣教活动,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的爱眼护眼意识。
据了解,此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验式宣教课程是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创新采用“知识科普+沉浸体验”的全新模式。孩子们通过佩戴“看不清、看不全、看不见”模拟眼镜,体会视力障碍带来的不便。特别是在“看不见”模拟体验环节,孩子们须在黑暗中完成倒水、寻找失落物品等任务,切身感受到视力的重要性。利通区第十小学的王老师说:“近视防控体验式宣教效果很好,孩子们的参与度高,对眼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传统的近视防控工作大多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切身体验、对眼健康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等短板。针对这一不足,在自治区教育厅、卫生健康委、残联、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指导支持下,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历经7年时间编制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验式宣教课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团体标准。通过构建看不清、看不全、看不见三种视觉障碍情景的反向教学体系,引导儿童青少年沉浸式体验视觉缺失或障碍带来的不便与困扰,提高爱眼护眼的意识。这一举措填补了宁夏在近视防控体验式宣教课程领域的空白,标志着宁夏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正式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据悉,自治区教育厅、卫生健康委、残联、疾病预防控制局还将在全区持续加大《规范》的宣传与推广应用,推进近视防控体验宣教课程走进更多地方,持续优化《规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全国防盲治盲工作提供可复制的宁夏经验。 (蔡睿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