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静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改革情况交流》刊发了宁夏以数字化支撑和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宁夏在教育数字化资源供给、教学应用、素养培育等多个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助学有亮点、助教有成效、助管有创新、助研有特色。近年来,宁夏以数字化引领教育变革新风向,为教育强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平台、进空间、打开AI教学助手……在永宁县闽宁中学,从同步备课到互动授课,从智能组卷到分层作业,从构建知识图谱到绘制数字画像,这是教师程峰与智慧教育平台每天相伴的场景。
“学生大多是山区移民子女,平台上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孩子们开启广阔的认知空间,精准的数据诊断和活跃高效的社群也为农村教师提供了交流成长的机会。”程峰说,平台的常态化应用,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像他一样成为教育数字化的推动者、受益者。
搭乘数字化的“专列”,宁夏教育发展一路向“新”而行。优质课堂时空交叠处处可见,优质课程跨越山海时时可及,优质资源弥合鸿沟人人可学。教育数字化的“宁夏经验”多次亮相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成为宁夏教育的一张金色名片。
对于同心县第二小学五年级8班的马沛涵而言,每天的学习生活都在和数字化“打交道”。一进校门,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就织起了一张“保护网”;走进课堂,老师使用数字黑板和智能教学助手,为学生推送导课资源和互动游戏,课堂教学趣味横生;自习时,同学们使用平板电脑登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应用场景跃然眼前;午休时间,马沛涵通过电子班牌给妈妈拨去电话,快乐地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如今,宁夏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启动,教育数字化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宁夏采用“省—市县—校”三级架构及“四横三纵”框架体系,推进“1模N库3平台”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服务学生学习成长、教育科学治理等8大主题43个核心应用场景,打造10个赋能场景应用数据服务,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创新,探索数据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构建“教育大脑+未来学校”新样态。完善数字素养测评四类赛道和三级六等认证体系,靶向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2024年测评优秀率接近80%。实施乡村教育数字化提质攻坚行动,出台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场景应用指南,组织专家团队包县包校开展应用指导,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振兴。实施教育数字化揭榜挂帅项目,围绕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遴选支持10个县(区)和45所学校揭榜挂帅、聚力攻关,引领带动区域教育数字化系统变革、整体跃升,3个县(区)、5所学校被教育部选树为全国优秀典型案例。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数据驱动教学改进、县域治理模式革新……这些热词勾勒出宁夏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图景。放眼望去,以数字化赋能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正从理想照进现实。
惠农区惠农小学将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入跨学科主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点亮了乡村孩子的科技梦。红寺堡区第一中学利用人工智能开展课堂诊断评估,形成了以学情为基点、以数据为驱动的智慧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20%。利通区以智慧教育为牵引,以“智慧五育”为主线,探索构建县域数字教育生态,有力促进了区域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
宁夏教育数字化发展其势已成、其风正劲,积极塑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努力打造数字教育西部高地,行而不辍、一路向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