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毕 竞 文/图
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其涵盖飞行制造、飞行服务、飞行保障以及基础设施综合服务等领域。当前,低空经济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来低空飞行与应用将是整个低空经济产业链的核心。2024年3月,工信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计划到2027年显著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并在2030年前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新模式,预计至2035年可带动万亿元产业空间。
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李美霖提交《关于促进我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介绍,自治区党委对宁夏低空经济的发展作出指示,要求深化研究,探索可行项目,并注重培育实施主体。自治区政府为此建立了低空交通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协调工作机制,以统筹全区低空经济的发展。
“建议完善飞行审批与空域备案政策规定。内容包括对空域和航线的合理划设、空域运营权出让、空域与航线租赁服务以及完善对飞行活动的监管,进而持续吸引相关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她认为,应统筹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设施等地面保障设施网及低空航路航线网的建成落地。聚焦银川东部兴庆区的地理、旅游等优势条件,充分利用黄沙古渡、河东国际机场、银川苏银产业园等低空经济发展载体,布局有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