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写作生涯中的四位女性

高丽君

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在每一个普通日子里。但时间长了,也有厌倦时。于是,某个阶段喜欢清新自然的小品随笔,某个阶段喜爱小开本的漫画,简单明了。读得最多的还是古诗词鉴赏之类,“名作欣赏”“跟着名家读经典”丛书,各个观点不一,人人颇有见地,为我的专业提升打开了又一扇窗。

写作十来年,应该说受四位女性作家的影响较多。

开始写文章时,读得最多的就是冰心。《繁星》《春水》《寄小读者》,聆听着前辈教诲,感受着长者的风范,我也试图以爱和童心为主,以告白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人生死亡的思考,诉说生活中的真善美故事,突出母爱的博大与包容;而风景画的情感表达方式、细腻婉约的基调让我尤为敬佩。

开始学写时,纯粹是玩,文朋诗友很重要。我和邹慧萍、聂秀霞等很多喜爱古典诗词的人一起,熟悉平仄,背诵韵律,你来我往,酬唱应和。此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叶嘉莹先生就是前行路上一盏明灯,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先生不仅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还将西方文学研究观点和方法引入到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中,开创了一种新视角;不仅毕生致力于古典诗词推广和传播,还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读者讲解古典诗词;不仅使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古典诗词产生了兴趣,还把中国古代诗词之美传播到全世界。更重要的是,先生以其智慧、坚韧、谦逊和淡泊名利,成为我心中的“千载一逢真名士”;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生活态度和学术精神,也激励着一批批和我一样的爱好者。

希望未来,自己的人生会因诗词而愈加丰满和生辉,更希望自己的人格因文学而更加丰盈和卓越。

但生活本身不全是真善美,那么多的假恶丑存在着,或者说美好无处不在却又瞬间消失,一个作家面对现实的巨大悲情不可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作家到底是干什么的?应该表达些什么?我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认同文学记录真实生活的文学史观。深夜,读到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真正的生活,最终得以揭露和见天日的生活,从而是唯一真正经历的生活,这也就是文学。这种生活就某种意义而言同样地每时每刻地存在于艺术家和每个人的身上”时,不仅深以为然,并决定力所能及地去践行;即使不能改变什么,但“看见”也是一种使命。

在大量阅读基础上,我开始向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靠拢。《二手时间》《锌皮娃娃》,充满了力量和温度,让我认识了一位以笔为剑、记录时代苦难与勇气的作家;《战争的非女性面孔》《切尔诺贝利的祈祷》以独特的口述史方式,记录了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忽视的声音,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性深处的探索,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更让我甘之若饴。

特别是在自序中,阿列克谢耶维奇讲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幸存者亲口告诉她的话——“泪水已经流干,字字都在滴血”,使我大受震动,觉得不能躺在唯美的安适区里,写点风花雪月和自然风景(现在想想,那时的我多么浅薄)卖弄文采或赚点名利,应该将目光投向真正的文学、现实及时代。“作为一个小说家,我们有责任把小说写成真实”,这句话充满力量,让我对写作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爱之深责之切,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普通高中教师,我对基层教育的认识因身处其中而更痛心疾首。忠实记录,诉说真相,开始了非虚构作品《疼痛的课桌》的写作,24个故事24段人生,也可以说字字如血,直击现实,至少完成了突破写作瓶颈的任务。编辑慎重,编为长篇小说(起初我不以为然,事实证明他是高瞻远瞩),出版后影响还不错,我决心继续前行。

接着,《沉默的黑板》出版了,还是24个故事,不过从学生角度转为教师。效果好不好,能不能得奖,当时均没有太多期待,只觉得一定要写出来,一定!“在我的梦想里,我已经忘却了一切恐惧,从头到尾我都只是一个旁观者”。第三部《喧哗的凳子》写得很吃力,从家长角度出发的24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也是痛彻心扉的。

完成了百万字的三部曲后,我才敢说:成为她那样的人!即使不被承认,即使沉寂多年,即使深受磨难,依然可以挺直脊梁,自豪地说,我是一名作家。我有文学的良心!

年龄是最好的裁缝,那些时间针尖戳过的小洞,密密麻麻,一个连着一个……读完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时,深有感触的有两个:选择就是命运。眼界决定舞台。

和《南归北渡》呈现的大情大爱不同,同样是对家国命运的思考,同样是不同视角下的书写,但作为一部历史旁观者的自传,这位80岁的作家贯穿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跌宕起伏,仿若奔腾在大江中的一叶扁舟,见证了几代人的无奈、惶恐、悲伤、痛苦与奋斗;还有爱。即使这份爱是大爱,情却是小情。

在她身上,我领悟到,读书不只是做个简单的书虫,而是要不断上升到做学术、文化的高度;行路不是做走马观花的过客,而是要融入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让自己得到更多体验。人生就是抉择的过程。不同的选择,会让人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特别是面临关键点时。齐先生的可贵之处是选择了就绝不后悔,再艰难也要走下去,哪怕没有臂膀可以依靠,哪怕一生都在踽踽前行。反观自己,能不能每次都能做到毅然决然,做到更积极更勇敢,能不能在义无反顾的路上坚守下去……

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未来,眼界宽者成就必大,眼界窄者作为必小。时代的激荡,足够的阅历,开阔的胸怀,努力的过程,不懈的态度,潜移默化的学养的影响和天长日久积累才能获得的境界,如齐先生那样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特殊的机缘。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超出常人的见识来自哪里?没有开阔的眼界,最多只是纸上谈兵;缺乏理想,不敢轻易冒险,守着自己“一亩三分田”勉强度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想一蹴而就,四处碰壁的人比比皆是。这些都是阅读带来的思考。

一次次阅读,一次次探讨,我和闺蜜们约定,沉淀下来,好好活着,目睹世界的高声喧哗或沉寂无声。

时代风云变幻莫测,每个瞬间都能铸就一段历史;风起云涌也罢,新的篇章也好,每次变革都孕育着新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唯有记忆和纪念永恒。所有的颠沛流离,都将归于永恒的平静;或许上苍自有安排,而大江大海,终将东去不复还。

如果……如果到八十岁高龄,上苍还能给予我健康的身体,灵动的脑力,奇妙的机缘,还有写作的动力,我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一生遇到的人、物、事;如果……还有可能,那就取名《胎记》吧,关于个人记忆的隐秘,关于家族秘史的解剖,关于五代女人的出生成长、崛起以及幻灭;关于一个时代凛栗风云的变迁。虽然目前为止还只是个幻影,但想写的东西在脑海里隐约呼唤。如果……我想我会完成这个任务的,为奶奶外婆,为母亲舅妈姨妈,为自己和妹妹,为我的女儿和她的伙伴们,更为小凌熹和她身边的女性。即使那时候,此生的是非对错如清尘收露,成为沧海中的尘埃一缕,而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些寂寞沙洲冷的故事,一个个值得记录的小人物,一些正史之外的片枝残叶,才是写作的初心。

所以,幸好还有阅读啊,可以让我在沉于生活太久时跳出来,超越自己,为梦想买单:去旅行,去经历,去消遣,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幸好还有书籍,可以屏蔽内心深处的落寞伤感,让温暖慢慢融进心里,让思想变得开阔和灵动,让自我得到提升和精进。

当然,最喜欢接下来的一句:“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我将谨记在心。

二〇二五年一月十四日 星期二

[作者系固原市政协委员,固原五中正高级教师,中国作协会员,固原市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六届高级研修班(文学评论)学员]

--> 2025-03-14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8425.html 1 写作生涯中的四位女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