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振星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近日,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对我区竞技体育发展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自治区体育局高度重视,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
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反映,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工建设我区首个室内冰雪健身中心,提升室外冰雪场地标准,举办全国大众冰雪季宁夏冰雪运动节等赛事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体验‘冰天雪地’的快乐。”2024年,我区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全国第四,我区体育健儿在全国冬运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全年举办国内外重要体育赛事60多项,为历年最多。
为推动我区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建议,培养高水平竞技教练员人才。有针对性地向国内外引进田径、冰雪等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打造领军人物和高水平教练员,发挥“鲶鱼效应”,推动本土教练员不断提升素质能力。聚焦体育强区建设,通过域外引进、委托培养等方式,为我区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宁夏贺兰山冬季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建设。提升优势项目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体育竞赛带动作用,强化“沿黄”城市体育产业交流合作机制,推进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医疗等“体育+”融合发展,推动优势竞技项目进校园,优化中小学联赛制度。结合宁夏实际,拓宽国际视野,灵活多样、科学布局、调整设置竞技项目。抢抓大众冰雪“热”力机遇,将冰雪资源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积极培育冰雪体育产业。
自治区体育局高度重视,将大力实施竞技体育攻坚突破行动,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坚持当前攻坚与长远打基础相结合,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市场多方参与的方式,加快推进竞技体育发展,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自治区体育局在答复中介绍,锚定“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夺得我区参加全国运动会历史上至少第三枚金牌,总分取得历史最好成绩”的备战目标,全力抓好备战训练。聚焦田径、射击、射箭等8个重点项目、23名重点运动员,按照“一队一策、一人一策”制定备战训练方案,构建“训科医教服”一体化训练保障体系。坚持把教练员作为提升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要素,大力培养和引进高水平教练,全面提升执教水平。采购配齐高精度运动生理监测仪、动作捕捉系统等先进设备,招聘心理辅导师、运动数据分析师,加强运动员身体状况、动作细节、训练数据等实时监测,建立训练数据库。
加强与北京体育大学、宁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宁夏师范大学等高校在体能康复、训练数据分析、人才培养等方面科研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引进体能、康复、心理等复合型训练保障团队,组织多学科专家科学评估训练效果和心理影响,辅助优化训练方案。对参加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的运动员、教练员及辅助人员开展“全覆盖、全周期”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宣教,切实筑牢思想防线。要持续加强反兴奋剂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现有省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专业能力,针对排球、武术、滑雪、射击射箭等重点体育协会培养新的省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扎实做好青少年锦标赛反兴奋剂工作,实现反兴奋剂教育参赛资格准入全覆盖。做好兴奋剂自检工作,确保兴奋剂问题“零出现”。要严肃赛风赛纪,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办赛,对违反赛风赛纪问题严肃处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赛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