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 敏) 2月28日,记者从全区社会保险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区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9万人、128万人和150万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0%,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等六类困难群体养老保险代缴率达10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全年提高60元以上,电子社保卡签发率达70%,各项基金实现收支平衡。
今年,我区将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全险种数据治理和“数据找人”,聚焦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精准化推进法定人群全覆盖。稳步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引导城乡群体参保。在自治区每年提高60元基础上,各地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确保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稳妥有序实施。跟进落实好弹性退休办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病残津贴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适时出台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事业单位女干部女职工延退年龄等政策口径。
确保“三项改革试点”高效推进,实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及时出台实施办法和经办规程,真正构建多元职业伤害保障体系;全面推开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试点,加强工伤医疗协议管理,逐步扩大协议机构范围;扩大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范围,进一步拓宽缴费渠道、提升保障水平。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渡期后数据测算、政策出台和具体经办等工作,高效推进农发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职业年金单位缴费做实工作,修改完善职业年金管理及投资运营实施办法、考核办法。在工业(产业)园区整体开展企业年金试点,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在全区全面推开个人养老金制度,深化工伤预防工作,推开补充工伤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