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2月21日,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银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
《规划》明确指出,银川市城市性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西北先进制造业基地。
《规划》构建“三廊三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其中“三廊”指的是以贺兰山、黄河、典农河-阅海三条生态廊道,重点是引领“两山”转化,通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价值,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三区”指的是以主城区为中心的首府功能核心区,以贺兰县、永宁县为主体的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以灵武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重点的东部生态经济先导区,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和经济发展优势,协调人地水关系,促进高质量发展。
《规划》统筹划定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到2035年,银川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1.80万亩;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642.26平方千米以内,进一步夯实永续发展的基础。
本次规划的目标愿景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区域互通、城乡互补、山水林田湖草沙有机融合的国土空间格局全面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呈现出欣欣向荣和富有“塞上江南”特色的大美银川魅力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