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霞) 2月12日,记者获悉,自2021年以来,我区对8类农机购置补贴实行物联网远程监控、作业轨迹监测和手机App办理补贴功能三合一办理,同步实施“先用后补”,全面优化补贴办理流程,切实加快补贴资金兑付进度,有效提升政策落实满意度。经过近3年的应用,我区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物联网管理工作系统监管智联农机已达到18538台,监测农机累计作业面积达到4626.02万亩次。
我区农民自主购机,通过农机补贴App实现随时申请。2024年购机用户通过农机补贴App申请购置与应用补贴26417份,申请补贴机具26855台套,受益农户19566人,App使用率达到99.03%。按照用户所在地现场办理补贴往返人均需要跑50公里计算,2024年自治区购机用户通过App申办补贴,少跑97.83万公里以上,减少用户的辗转奔波,让农民申请补贴更加方便。实现用户数据零接触,降低录入难度,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区县农机管理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节省大量时间。
目前,我区通过物联网监控设备,实现补贴机具的运动轨迹采集,并通过轨迹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机具“一码溯源”提供数据参考。“通过汇总信息,我们可以准确判断出购买的农业装备使用情况,实现补贴机具真用的甄别管理。”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机具二维码辅助管理系统是全国农机生产企业免费使用的系统,为每一台农机生成唯一身份的农机二维码,并将农机与北斗定位终端进行绑定,通过每个农机上的二维码和绑定的北斗定位终端,有效避免“同机异地重补”,从而实现“一机一码一溯源”,为农机管理部门对补贴机具的监管提供运行大数据支持。我区通过“物联网+农机”模式,实现了对补贴机具的有效监管,联网农机数量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