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睿晓
随着“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推广,我区冰雪经济蓬勃发展、持续升温。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民进宁夏区委会和自治区政协委员围绕文旅融合、发展冰雪运动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我区擘画冰雪经济新蓝图贡献智慧。
文旅融合 激发冰雪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各地旅游企业抢抓“冰雪经济”机遇,以多样化产品、高质量服务吸引冰雪文化爱好者。冰雪消费已不仅局限于滑雪、花样滑冰、雪地足球、冰球等运动项目,而是发展为冰雪文旅融合等新态势。
民进宁夏区委会建议,要加强冰雪文化宣传引导,打造具有宁夏区域特色的冰雪旅游产品体系,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大我区冰雪文化宣传力度,丰富冰雪度假产品、发展冰雪运动,打造冰雪文化、演艺、科教、商贸、装备等一系列产品品牌,提高全社会参与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区如何抓住“冰雪+”融合模式推动冰雪消费增长?自治区政协委员陈中伟建议,应将冰雪旅游与非遗民俗、特色美食等相融合,推出雪地音乐节、冰雪嘉年华等活动。利用当地的冰雪资源和自然环境,打造冰雪康养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自治区政协委员孙晓梅从体育赛事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体育赛事作为一个流量巨大的消费场景,不仅可以通过门票、直播、品牌赞助等直接转化为收入,还可以通过吸引游客,带动旅游、餐饮、购物等消费的整体增长,将引来的流量转化为消费的“能量”和经济的“增量”,希望以高端赛事带动冰雪旅游消费增长点。同时,在景区构建“旅游+度假+运动+教育+康养”全新消费与产业场景,稳步推进从“冰雪游”向“四季游”全面转型。
“冰雪新质生产力市场效应不断释放,数字技术、智能冰雪装备、冰雪虚拟现实体验、冰雪新材料等科技应用正在改变传统冰雪产业、创造冰雪新业态,尤其是在数字技术如5G、AI等的助推下,这些创新不仅使得内容生产更加高效,也使得内容的传播和消费更加便捷、个性化。”孙晓梅建议,以科技助力冰雪旅游产业变革和企业组织重构,让游客更好体验冰雪旅游。
以冰雪运动引领冰雪经济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具备开展冰雪运动项目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近年来,宁夏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并在冰雪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宁夏代表团取得了2金2银1铜的优异成绩,冰雪运动的优质“冷资源”正逐步成为助力我区冰雪经济发展的“热动力”。
“但综合来看,我区冰雪运动发展仍然存在场地硬件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运动人才‘底子薄’、专业服务指导不足等问题。”自治区政协委员常洪斌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借助社会资本力量,共同建设既符合专业化训练标准、又能满足群众健身休闲的冰雪运动场地,进一步实现冰雪运动场地共建共享。
如何优化完善人才引培机制?常洪斌认为,应丰富教育训练形式,以体验式教学、可跨项兼项选择等方式吸引更多青少年群体与爱好者参与冰雪运动项目,支持“轮滑”转“冰”和“滑轮”转“雪”,持续扩大冰雪竞技后备人才底数。鼓励训练单位冬季运动项目的退役运动员、退休教练员、复合保障团队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各市县区基层业余训练,提供专业化、科学化训练和保障指导服务,持续拓宽基层后备人才培养输送渠道。优化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冬季运动项目行业协会、俱乐部的支持力度,强化社会层面冰雪运动人才选拔输送。
在加大社会指导服务力度方面,常洪斌建议,应用好“宁体通”平台资源,提供更多优质信息咨询、活动组织等服务内容,进一步提升冰雪运动的普及率和可及性。在备战训练之余,支持训练单位、行业协会开展冰雪运动教学表演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等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和参与冰雪运动。
民进宁夏区委会呼吁,要贯彻落实好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深挖贺兰山、六盘山等特色资源禀赋,宜冰则冰、宜雪则雪,引导各市、县(区)根据人口规模、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学规划冰雪场地设施建设。鼓励企业进行冰雪体育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加快培育发展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形成场地设施、竞赛装备、休闲装备、餐饮娱乐服务等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