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赵建东:“将青春献给京星是我一生的光辉印记”

蔡睿晓

“‘京星’承载着我满满的回忆,这片土地见证了我的成长。”日前,在贺兰县京星农牧场,记者见到了现为京宁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会)主任的赵建东,63岁的他回首往昔,目光如炬,侃侃而谈。

多年来,赵建东与一众京星移民扎根宁夏,抱着治穷致富的决心艰苦打拼。他们一路迎难而上,经历诸多坎坷。作为京星发展的亲身参与者与无私奉献者,赵建东的人生轨迹,也是京星农牧场逐步发展的生动注脚。

“回忆,舍不下自己的‘出生地’”

1954年,赵建东的父亲赵春山离开了熟悉的锅炉工岗位,成为一名在街面上补盆修锅、配钥匙的小贩。次年,国家开发西北的号召传遍大江南北,北京市政府也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赵春山夫妻商议后,决定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与其他渴望为西北建设出力的百姓,一同登上绿皮火车奔赴宁夏。

一路上,车外黄沙漫天、西风呼啸,车内汗味烟味混杂,众人在逼仄的空间熬过七天七夜。好在抵达目的地后,当地群众热情迎接,有热稀饭、白面馒头,政府还安排分房。入住后,物件齐全的房屋,暖烘烘的土炕,让移民们的疲惫消除不少。

1962年,赵建东呱呱坠地。他回忆道:“我3岁时,父亲遭遇意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13岁那年,母亲又因病魔缠身,撒手人寰。那一刻,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在我们姐弟的肩头,日子陡然变得艰难起来。”为了替家里分忧解难,一有空闲时间,赵建东便会到河对岸砍伐沙蒿,为冬天家里取暖所用。

那时,开荒种地是赵建东和其他移民们的重要任务。每天天还未亮,他们便手持铁锹、锄头等简陋的工具,一下又一下,将板结的土块翻松,大石块则需要几人合力撬动。一天下来,大家的衣服上常常落满尘土。就这样日复一日,他们重复着单调而又艰辛的劳作,直至那片荒芜的土地被彻底平整,焕发生机。

1984年,怀揣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赵建东去了北京。繁华的首都车水马龙,大城市与京星农牧场的质朴宁静截然不同。在这里,他谋得了一份工作,开启了为期两年的打工生涯。“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农村的生活并不比城市差,并且我的根早已在京星深深扎下,父母也长眠于那片土地,所以,即便我的叔叔、堂哥都言辞恳切地劝说我,希望我与他们一同在北京生活,但我没有丝毫动摇,1986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京星。” 赵建东微微仰头,目光中透着眷恋与坚定。

“奋斗,生活有了‘新希望’”

1980年,京星农牧场正式成立,同年,全场紧锣密鼓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举措充分调动起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广袤的田野上,年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以前,除了过年,平日大家的餐桌上很少能见到荤腥,生活水平着实不高,但1980年以后,家家户户吃上了大米和白面,蔬菜四季不断,鸡、鸭、鱼、肉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有些家境好的人家,隔三岔五品尝海鲜也并非难事。”赵建东回忆,场里还贴心地为每个生产队购置了一台24寸的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8时,在各个生产队的会议室,有专人播放节目。后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移民们齐心协力,将昔日的土坯房全部拆除,建起了一幢幢崭新的砖房,京星农牧场旧貌换新颜。

凭借着一手农机播种的精湛技能,赵建东逐渐有了积蓄。在1987年结婚时,他还购置了全场第二台14寸彩色电视机。

1996年,为方便村民农业灌溉,农牧场在京星四队渡口处修建了一处泵站,用来抽取银新沟水,而泵站的管理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的赵建东肩上。开泵、管泵,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确保泵站平稳运行,为农田输送着生机与希望。

“村民出去干活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些矛盾纠纷,为了帮忙化解问题,2006年,我带头成立了京星农牧场农机协会。”赵建东说,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帮助村民联系农机公司,协调购买车辆、落实补贴发放等诸多事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同年,京星农牧场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一路高歌猛进,荣膺全区第一。

“展望,人生的‘好未来’”

2024年5月,赵建东再次回到北京看望已是鲐背之年的叔叔和姑姑。久别重逢,亲人相聚一堂,赵建东满含深情地向他们讲述了这些年来自己的生活点滴,以及京星农牧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穿衣,讲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京星人穿衣既讲质量、又讲美观、时髦,穿呢绒、毛料、羊绒衫等已十分普遍。过去家徒四壁‘土制桌、土制凳’,现在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沙发、大衣柜、席梦思床……”赵建东缓缓讲述着。

从曾经的艰苦创业,到如今的繁荣兴盛,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奋斗的汗水与收获的喜悦。叔叔和姑姑静静地聆听着,眼中不时闪烁着泪花,他们为赵建东的坚韧成长深感欣慰,也为京星这片土地的巨变惊叹不已。

“风从贺兰山上吹过,宁夏平原响起嘹亮的丰收赞歌;雨从黄河上方洒落,沿河岸边洋溢出光荣的劳动幸福;雪在岩画上方飘落,古老艺术长廊延续着历史的脉络……滚滚黄河水滋养沿河百姓,神秘岩石画扮靓贺兰山缺,这里是生我养我育我的地方,这里就是我的家乡——贺兰。”在赵建东的笔记中,字字句句表达着他对贺兰县京星农牧场的热爱。

2021年,京星农牧场京宁村正式成立,在村民们的一致推举下,赵建东被选为京宁村村监会主任。之后,他全身心投入到村子的监督管理事务当中,为京宁村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京星农牧场的每一寸土地仿佛都承载着我的过往,那些儿时的欢笑、成长的磨砺,都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这里不仅是我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心灵深处的‘避风港’。”赵建东说,他将继续带着那份初心,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继续耕耘,让京星的未来更加熠熠生辉。

--> 2025-02-11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6604.html 1 赵建东:“将青春献给京星是我一生的光辉印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