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扎牢民生“保障网”

本报记者 韩瑞利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区积极落实社保扩面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群众依法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

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自治区政协委员聚焦扩大社保覆盖面建言献策。

保驾护航“新业态” 打出社保“组合拳”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成为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但随着从业者数量的增多,劳动权益保障问题逐渐显露。

“我们常年奔波在大街小巷,出意外受伤的概率比较大。很多同事缴纳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每年最低1万元,我也想给自己缴纳,但感觉费用有点高,迟迟未缴纳。”银川市金凤区一家圆通快递站的快递员张顺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银川市目前有4100多名快递小哥和2100多名外卖送餐员,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只有54%和36.1%。全市快递小哥等4类从业人员中30%工作时间不足1年,这种临时性、短期性的工作方式,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愿意较低。

“对于就业者来说,新就业形态在教育程度、工作时间等方面的束缚较轻,还可自主选择工作方式。对于企业来说,用谁、如何用、用多久都比较灵活;对政府和社会来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然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却长期面临着无社会保险、无劳动保障等现象。”自治区政协委员张立君也关注到了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

张立君委员建议,探索制定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政策,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劳动用工情形,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原则,理清劳动者权益保障责任,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破除城乡、地域和不同险种之间的壁垒,利用就业、社保等补贴资金,支持创建新业态行业性组织,通过行业组织受理参保;相关部门督促企业提高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优先参加工伤、养老、失业保险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做到应保尽保;整合服务资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探索推出更灵活的社保参保套餐,允许新就业群体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工作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参保项目,确保社保体系兼顾规范性与灵活性。扩大工伤保险覆盖,将更多新就业群体纳入现有保障框架或新职业伤害险体系;加强平台企业监管力度,规范平台企业算法运作机制,让新就业群体了解平台工作模式、计酬方法、奖惩标准等,保障其基本知情权和合法权益。

让农民工享受社保政策“红利”

李新义今年50岁,从甘肃老家到银川打工多年,一直关注着农民工交社保的事。他告诉记者,最近通过看新闻得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将为3亿农民工就业、社保、住房保障等方面带来新变化。尤其在维护社会保险权益方面,明确推动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宁夏也针对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有了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尽快宣传落实到位。

“我今年38岁,之前在老家种地,收入甚微,2010年到银川市西夏区同心路做小本生意,以前没有关注缴纳养老保险的事,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市场进行政策宣讲,听了工作人员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耐心讲解,我就把社保缴上了。”西夏区同心路综合市场的商户李华告诉记者,现在社保服务越来越好,不用跑银行,手机上可以缴纳非常方便。

2024年,我区聚焦应保尽保,深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采取“一扩、两提、三完善”工作措施,为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

自治区政协委员刘晓娟一直关注农民工社保问题,她为扩大农民工社保覆盖面积极发声,建议缩小城乡养老保险差距,加大养老保险宣传力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农民工早参保、多缴费、长缴费,并增加个人缴费积累。可以探索将部分央企和国有企业收入用于支持农民工养老保险,通过“以工补农”“村企共建”等方式,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并鼓励发展“职业农民工”和“职业农场主”,推广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保险,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也关注到农民工社保问题,建议根据农民工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鼓励企业等用工单位积极与大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把大龄农民工购买商业保险作为企业、个体户用工的必要条件,确保大龄农民工应保尽保。

--> 2025-01-22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6274.html 1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扎牢民生“保障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