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拓宽委员“履职路” 架起群众“连心桥”

——自治区政协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本报记者 张红霞

2024年6月7日,自治区政协无党派界别委员工作室举办“温情·端午尊老节”活动,自治区常委委员,宁夏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郭文斌现场讲解端午起源、节俗、时代价值;

2024年9月15日,自治区政协刘媛委员会客室牵头人刘媛如约在抖音账号上发布病虫害防治田间课堂短视频,累计访问7万人次,把植保知识送入千家万户;

2024年10月11日,自治区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数字经济领域活动站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在中卫市开展,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

“在现场”“去基层”“到身边”,带着温度、饱含深情地到界别群众中去开展活动,已成为自治区政协委员最“高频”的履职方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赋予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工作新使命、新要求。十二届自治区政协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链条,创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站(点)、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会客室等,建立常态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履职新平台,探索出一条极具宁夏特色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之路。

全链条搭台 委员工作“活”起来

“作为自治区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数字经济领域活动站负责人,在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的指导下,我积极探索方式方法,以工作站为载体,更加紧密地联系数字经济领域界别群众。”对自治区政协常委施晓军来说,活动站的建立,意味着他有了更多机会走近界别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施晓军是宁夏华严趣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名数字经济领域从业者,他长期关注数字经济发展动态。2024年,随着新质生产力的火爆出圈,他奔走于全区五市,开展数字经济领域活动站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邀请政协委员、数字经济领域相关企业负责人、数字经济领域专家、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宁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更多可能。

从界别群众中来,到界别群众中去。在施晓军看来,工作站(点)不仅搭建了舞台,拉近了与界别群众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委员工作也更有活力。

数字经济领域活动站正是自治区政协建立常态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一个缩影。自治区政协9个专委会依据各自特点,结合实际纷纷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站(点)、界别委员工作室和委员会客室,用委员模范行动影响带动界别群众。

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围绕全区特色优势产业,兼顾委员从事的行业和领域,成立10个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活动站,将委员履职阵地建在产业链条上,坚持“一站一群体、一站一品牌”,打造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直通平台;

聚焦“六特”产业,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成立葡萄酒产业,枸杞产业,牛奶、肉牛、滩羊产业,粮食产业和农业科技产业5个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点,发挥政协委员专业优势、界别特色,常态化联系界别群众;

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根据联系的6个界别委员特点,按照最有利于界别群众需求、最有效发挥界别委员优势的原则,“以面覆盖、以线串联、以点结合”设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室、委员联系社会组织等。

……

为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自治区政协立足委员群体,发挥“种子委员”的影响力、领导力,“核心委员”的协调力、执行力,“特色委员”的专业力、经验力,积极建机制搭平台,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全面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让委员履职更具“泥土味”,为民尽责更具“烟火气”。

多领域探索 界别声音“响”起来

“我充分发挥委员会客室这一有效平台优势,深入界别群众,在田间小院面对面听民声、访民情,收集沾泥土、带露珠的第一手资料。”2024年10月18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暨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座谈会上,自治区政协常委、刘媛委员会客室牵头人刘媛发言。

2024年6月,刘媛委员会客室成立后,刘媛搭建起以会客室为点、以三级农业界别政协委员为线、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需求为面的联动格局,先后整理形成了《关于设施蔬菜优质新品种推广的建议》等8篇社情民意信息和《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有关情况的报告》等10余篇调研报告。

界别活,则政协工作活。自治区政协部署界别联系群众特色会客室,打造“一界一品”,鼓励灵活开展各类会客室活动,强化界别意识,发出界别声音。

郭文斌委员会客室活跃度很高,讨论话题主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主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凝聚社会各界共识。

郭文斌时刻谨记政协委员职责使命,2021年创办“寻找安详小课堂”,让许多抑郁症患者病情得到缓解,也让许多家庭矛盾得以化解,让不少万念俱灰的人重新燃起生命的热情。“有了委员身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政协平台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了‘履职+本职’齐头并进、同向发力。”郭文斌说。2024年自治区两会上,他和施晓军等多名委员联名提交的《关于进一步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降低抑郁率的提案》,就是他通过会客室开展活动时发现的。

郭文斌、施晓军等委员以委员会客室为依托,开展干预青少年抑郁的志愿服务,发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心理学结合,举办功能性读书会,对干预青少年抑郁具有很好的作用,让不少重度抑郁症患者康复。建议进一步汇聚社会共识,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更多的界别声音被转化成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政协力量,汇聚社会各界智慧的“好声音”且响且真且实。

一名委员牵头,联系一个界别,辐射一个区域,带动一个领域,服务一方群众……在自治区政协的全力推动下,自治区政协常态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日渐成为接地气、知民情、解民忧、聚民心的重要方式,广大自治区政协委员全情投入,沉到基层、融入界别群众,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履职尽责,推动委员工作触角向一线延伸、工作阵地向一线拓展、工作重心向一线倾斜,打通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最后一公里”。

制度化护航 保障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规范有序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十二届自治区政协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度机制,于近日印发《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挥委员桥梁纽带作用,更好联系各界、团结各方。

翻开这份《实施意见》,从4个方面、14条内容进行了详细规范,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规可守。这些干货都是自治区政协梳理、总结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智慧结晶”:

深入基层、界别群众,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引导界别群众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倾听界别群众呼声,把界别群众提出的问题、表达的意愿、创造的经验反映上来,提高建言献策的针对性。立足本职工作,结合政协履职,在界别群众中多做真诚帮扶的工作,团结界别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人心和力量;

完善通过协商活动联系界别群众机制,建立通过开展界别活动联系界别群众机制,完善通过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界别群众意见建议机制,拓展宣传引导服务界别群众平台载体,建立重点联系统一战线工作对象机制

……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委员联络工作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意见中明确,自治区政协党组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把握政策界限,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稳妥有序开展。政协机关党组、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加强工作指导,引导委员把更好联系服务界别群众作为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增强联系界别群众意识,积极主动参加联系界别群众活动。

自治区政协将持续聚焦“联系谁”“联系什么”“怎么联系”等重要环节,在建立完善机制、搭建平台载体等方面持续发力,继续加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广度、深度、频率和效力,深化点、线、面相结合的全链条平台体系,架起一座座委员与界别群众心连心共发展的“连心桥”,聚焦履职主责主业,高质高效开展系列活动,汇聚起助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协力量。

--> 2025-01-20 ——自治区政协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6105.html 1 拓宽委员“履职路” 架起群众“连心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