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毕 竞
贺静是灵武市妇联维权专干,国家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助理社工师,已在维护妇女权益的事业中耕耘了11年。从踏入这个领域的那一刻起,贺静就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面对妇女们遭受的不公与困境,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2024年8月,由灵武市妇联设立的3个“贺静工作室”派驻站点正式成立,贺静也成为了灵武市妇女维权事业的标杆人物。
在日常工作中,贺静奔走于各个社区、乡村,开展妇女维权知识讲座。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妇女们普及法律知识,让她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维权途径。她耐心地解答着每一个问题,用温暖的话语给予妇女们力量和信心。
每当接到妇女的求助电话,贺静总是第一时间响应。无论是家庭纠纷、职场歧视还是其他问题,她都认真倾听,仔细分析,为妇女们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贺静工作室”成立以来,接到多起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寻求帮助的案例。她总会第一时间立刻行动起来,联系相关部门,为其提供庇护和法律援助。
2024年9月,灵武市王女士找到贺静进行求助。她与黄先生于2019年结婚,没有孩子,双方因生活琐事决定离婚,但因财产分割问题,导致争吵不断,并频繁发生家暴。贺静在接到来访后,第一时间与同事介入,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倾听王女士与黄先生的诉求,研判双方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及深层诉求,就主要争议点进行调解,最终双方就财产分割问题达成一致。
“其实许多矛盾并非简单描述这么简单,来投诉妇女的泪水含着对未来的绝望。”贺静说,为防止因婚姻矛盾纠纷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妇女维权工作者必须全程陪伴妇女走过最艰难的日子,帮助她们摆脱暴力的阴影,最终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才是工作的关键。
多年工作中,贺静积极推动建立妇女维权网络,联合各方力量,共同为妇女权益保驾护航。她与律师、志愿者、社会组织等紧密合作,开展各种维权活动,提高了社会对妇女权益的关注度。她在长期的妇女维权工作实践中推行专业化服务,工作室吸纳有耐心、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资深司法调解员,摸索出一套“纠纷化解多元化、维权氛围温馨化”的经验,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心理疏导等暖心服务,构建妇联婚姻家庭调解工作新格局。
“都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回想在妇联的十一年生涯中,我见过携手相伴50余载的金婚夫妇,相濡以沫,也见过新鲜出炉的‘最美家庭’‘廉洁家庭’‘文明家庭’,全家从老到少齐心协力诠释最美。作为妇女维权工作者,我最希望的就是帮助她们度过艰难岁月,让心中的‘春风’驱走寒冬,以和美家风充盈千家万户,以家庭微治理促进社会大平安。”贺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