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睿晓
2023年7月,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党员干部李夏林、郭子诚、王光玉3人接过乡村振兴“接力棒”,来到中宁县喊叫水乡康湾新村,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借助各方力量,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奋战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热土上。
如何实现产业欣欣向荣,百姓生活蒸蒸日上?这既是康湾新村村民的“集体愿景”,也是自治区政协办公厅驻康湾新村工作队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
产业开花民致富
如何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产业振兴无疑是一把“金钥匙”。经过深入调研,驻村工作队发现,发展菌菇产业不仅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还能为百姓增收提供新路径。
“2023年来,我们针对村里庭院经济规模小、菌菇种植技术不足的实际,积极联系贺兰县、利通区菌菇种植专家入村巡诊把脉、到户指导培训、远程监控指导。”康湾新村第一驻村书记李夏林介绍。
在康湾新村羊肚菌温室大棚,一把把如小伞般的羊肚菌,错落有致地立在菌垄间,工人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采下成熟的羊肚菌,小心翼翼地放入篮筐中……为带动群众种植羊肚菌,康湾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3名党员先行先试,主动承包庭院大棚,在菌丝种植、营养袋配置、田间管理等各环节不断学习实践。截至目前,村里已培养5名菌菇种植“土专家”,为村民免费提供价值数万元的菌种和营养包等。羊肚菌种植结束后,根据季节需要,再次种植辣椒等经济作物,使8座庭院大棚棚均收入近万元。
2024年,在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的争取下,中宁县喊叫水乡政府为康湾新村增建菌菇庭院大棚22座,为村民想富能富续写了新的希望。
多方协作 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政协机关干部,要充分发挥好政协桥梁纽带的作用。”李夏林告诉记者,为提高康湾新村周边妇女务工收入,驻村工作队主动联系对接宁夏服装服饰业商会,购买缝纫机、锁边机等服装生产设备40余台,利用村集体所有厂房建设生产基地,新增就业岗位33个,为务工人员累计发放工资10余万元,村民持续增收致富有了新的增长点。
经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协调,红十字会、政协委员及爱心人士捐赠米面油、衣服、洗漱用品160余套,价值9.5万元,发放给村里的五保户、残障人士、困境儿童、单双老户及脱贫户等。结合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调研,积极开展送诊下乡活动,免费为村民诊断眼疾等疾病,发放药品共计2万余元。协调自治区农科院畜牧中心购买饲料等14.6吨,价值5万余元,极大降低农户的饲养成本……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结合实际,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指导驻村工作队建立村党支部+企业到户指导种植、党支部+科研院所+联农带农企业带动就业、党支部+行业协会+帮扶车间协助就业的整体发展格局,通过升级产业链、拓展就业链使村民人不离村、就近就便实现就业增收,续写致富梦想,助力乡村振兴。
“今后,我们将积极对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农林科学院等相关厅局和企业,围绕麒麟瓜和蔬菜种植、牛羊养殖等产业发展,组织群众进行岗前技术培训、种养殖技能培训、点对点劳务输送等,为移民群众外出务工或本地就业提供支持,鼓励农户在家养殖、进企业稳定务工,不断提高收入。”李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