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协商民主聚合力 共筑法治家园梦

——兴庆区解放西街北苑社区搭建协商平台助力“法治家园”建设

本报记者 李 莹 见习记者 陈君奕

近年来,兴庆区解放西街北苑社区将协商民主与法治建设相结合,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共同商讨解决社区问题,大力推进“法治家园”建设。社区依托小区原有阵地,通过定期召开居民协商会议,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多样化、高品质的“一站式”法律服务,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水平,推动社区法治建设深入发展。

协商共建法治家园 维护社区稳定

法治家园建设是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北苑社区积极践行协商民主理念,全力打造维护社会稳定的“法治家园治保会”,使法治元素以一种全新、贴近民众的姿态融入居民日常。

在建设法治家园过程中,北苑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盘活社区资源,将治保会办公场所放在红梅苑及牡丹园小区,并选举11名工作人员轮流坐班,带领巡防队开展居民自治工作。居民郝茂才今年74岁,是社区红梅小区新晋治保会成员,作为有着丰富人生阅历和坚定信仰的老党员兼退役军人,加入治保会后,他积极与居民、社区工作人员等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矛盾纠纷方案,为打造和谐平安社区贡献力量。

多年来,水产巷小区无物业管理一直是困扰居民的难题。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清扫不及时、垃圾堆积时有发生,街巷内的设施损坏后维修缓慢,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治安管理也存在隐患。面对这些问题,社区以法治家园为平台,积极组织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及潜在的物业公司进行多次协商,2024年7月,困扰水产巷小区居民的问题得以解决,新入驻的物业公司迅速投入到小区管理服务中,对街巷环境卫生进行清扫,安排专人定时清运垃圾,确保公共区域干净整洁,针对基础设施老化、不完善等问题逐一记录,并进行维修,水产巷小区逐渐告别了过去脏乱差的局面,居民也迎来了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如今的水产巷小区,正以全新的面貌向着和谐、幸福的未来迈进,成为城市基层治理成效的缩影,居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社区“法治家园”带来的美好新生活。

协商共议社区事务 及时调解矛盾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这里既有温馨的家长里短,也有不可避免的矛盾纠纷。北苑社区为了让居民在遇到生活难题、事务纠纷时有一个平等对话、理性协商、合法解决的平台,打造了居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法治家园议事厅”,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小刘,我家楼上最近噪音特别大,感觉老有人穿着高跟鞋在家里走。”“于佩,最近2楼的业主老在家烧煤炉子。”……北苑社区网格员每天下网格巡查,首先来到法治家园,听听居民唠唠家常,说说心里的烦心事,就能做到社情民意“全掌握”。“小区居民有什么事,不用专门去社区,反映到法治家园即可,简单的事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将当事人请到法治家园现场协调,最终合理解决。”北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孟秀芝说。如今,社区法治家园已成为居民们问题解决的平台。网格员倾听民声的过程,不仅是收集信息,更是积累居民的信任,让每一个居民都知道在这里无论大小事务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2024年9月,社区水产巷小区二楼业主为解决家里厨房下水不通畅的问题,在家安装了阀门,结果导致三楼下水堵塞,经两家商量一致后,决定外接下水管,但遭到一楼业主坚决反对,得知此事后,社区迅速组织调解员将三家业主约到法治家园,经过2个小时的“细听陈述、理清症结、悉心规劝、各退一步、握手言和”,让一场邻里矛盾纠纷现场消弭。

社区还邀请法律顾问、下沉社区的“三官一师一员”、共建单位、自治区监狱管理局专业律师到法治家园,协商如何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法律知识普及、心理疏导工作。截至目前共开展法律咨询25场次,为31名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开展心理疏导12人次,协助符合条件的居民申请法律援助,切实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2024年以来,北苑社区共有45起矛盾纠纷在法治家园实现“事心双解”,化解率98%。不仅让小区居民的烦心事“有地儿诉说”,也让“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走上“快车道”。

--> 2025-01-13 ——兴庆区解放西街北苑社区搭建协商平台助力“法治家园”建设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5634.html 1 协商民主聚合力 共筑法治家园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