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 蕾
时间记录奋进的足迹,镌刻攀登的高度。翻开2024年隆德县政协履职答卷,务实、创新成为最美底色。
2024年,隆德县政协在隆德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坚持隆德县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勇于创新履职,主动担当作为,全面完成了隆德县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政协贡献。
深化理论武装 在深学笃行中坚定政治方向
2024年,隆德县政协常委会始终牢记“政之要者”,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扛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担当。
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隆德县政协坚持党组会议引领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主席会议示范学、常委会会议重点学、委员培训集中学、履职平台灵活学的多元学习体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年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党组会议学习11次、专题交流研讨11次;扎实推进“书香政协”建设,开展“世界读书日·书香润政协”等读书活动4次,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在深学细悟笃行中凝心铸魂,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定政治站位同心同向。隆德县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常委会定期听取县政协党组工作汇报。县委主要领导到县政协机关调研,经常参加政协重要活动,关心委员工作开展情况,使政协工作与县委工作同频共振。隆德县政协调配4名年轻干部充实到政协专委会,彻底解决“一人一委”问题。成立委员联络服务中心,选配2名工作人员,有效提升委员联络服务的质效。县政协党组自觉接受县委领导,向县委汇报重要工作、请示重要事项、报告重大活动27次,全部按县委要求落实到位。发挥政协党组引领作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经党组会议研究决定,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强化党建引领筑基增信。隆德县政协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党纪学习教育清单,集中开展理论学习5次、谈心谈话6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深刻剖析违纪典型案例,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制,定期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完善县政协党组负总责、机关党组抓具体、机关党支部和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分头落实的党建责任制,定期听取各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工作和各专委会工作汇报。创新开展党建“+协商”“+履职”“+提升”“+服务”活动6次,推动“两个全覆盖”有形有感有效。
聚焦协商主业 以“高言值”体现“高价值”
“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这是隆德县政协履职最自觉的行动、最铿锵的声音。
2024年,隆德县政协常委会始终围绕“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聚力服务中心大局,持续擦亮“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事业底色。隆德县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就“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进行充分协商讨论,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隆德县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围绕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县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医保基金合理使用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3次,针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宿经济发展、“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开展专题协商活动3次,围绕扎实推进“三项计划”,与自治区政协、固原市政协开展三级联动调研协商1次。累计召开座谈会、组织专题调研7次,向隆德县委和政府报送高质量调研协商报告6篇,为县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有见地的参考。
聚焦社情民意,隆德县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扎根一线贴近群众的优势,找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药材植物园建设、加强电信运营商管理等民生热点问题,向自治区政协、固原市政协提交社情民意信息15篇,其中6篇被自治区政协采用,“关于加强电信运营商管理的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深化“1+10”协商向基层延伸模式和“有事好商量”平台,紧扣基层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民生福祉提升等工作,积极开展协商。顺利办结“修缮神林乡产业园区14间办公用房”“改造奠安乡梁堡村污水管网”等7项协商事项,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紧盯发展难题,隆德县政协积极参与全县产业发展薄弱乡镇新能源建设项目摸排,协助隆德县政府高效完成摸排工作。主动融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主动对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隆德分公司,为包抓乡镇凤岭乡募捐资金27万元,解决李士村、于河村老年人健康理疗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困难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县政协机关筹集2.3万元解决凤岭乡于河村特殊困难人群日常生活、农副产品滞销等困难。扎实开展全县特殊困难群众、特殊困难儿童帮扶工作,县政协班子成员定期走访探望,协调各类帮扶资源,切实让困难群体感受到政协温暖。
隆德县政协通过邀请县委和政府主要领导重点督办,县政协班子成员常规督办,委员与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现场督办等方式,督促提案办理按时、依规、保质圆满完成。县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立案的43件提案办结39件,办结率91%,群众满意度100%。注重发挥委员视察作用,围绕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工作开展监督性视察11次、“微监督”5次,助力县委和政府重点工作落实。聚焦“法治隆德、平安隆德”建设,开展民主评议,提出建议12条,推动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广泛凝聚共识 以“大团结”奏响“大合唱”
2024年,隆德县政协常委会始终勇担“责之重者”,一以贯之发扬民主凝聚共识,更好发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优势特长。
隆德县政协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以“1433”为抓手,持续深化集委员会客室、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联络小组和委员之家的“四位一体”联动履职平台作用,开展履职活动8次、读书分享交流3次、各类宣讲10余次、基层协商3次、解决问题5件、联络联谊10余次,委员履职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上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以宣传宣讲传递“好声音”。坚持办好“委员红色讲堂”,精选宣讲课题,丰富宣讲内容,创新宣讲方式,深入开展“五进三结合”活动,县政协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协委员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开展文化传承、科普教育、技能培训等富有界别特色的理论宣讲,累计宣讲14场次、受众2500余人次,通过融入红色故事、党性教育、奋斗精神、致富技能,汇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以文史资料形成“凝聚力”。按照每年“一选题一本书”要求,持续做好文史资料续编工作。编纂《走出六盘山的隆德人》(第一卷),召开专题推进会2次,挖掘整理域外隆德籍人士信息450余条,筛选确编人员260余人,发送函件240余份,最终收录180余名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商界精英、文艺翘楚等隆德县在外创业人士的事迹编纂成书,提升了隆德县美誉度和影响力,激励教育新一代隆德青少年接续奋斗。编纂过程中,广大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相关乡镇和部门踊跃提供域外隆德人士的信息,进一步凝聚了隆德人的情怀。
立足强基固本 以“抓基础”促进“抓落实”
2024年,隆德县政协常委会始终争当“行之实者”,持之以恒增强履职为民本领,不断砥砺“实干笃行、奋楫争先”的斗争精神。
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有序组织委员参加调研视察、专题协商等履职活动6次,列席隆德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15次,参与民主评议12次,促进委员更好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定期给委员寄送《人民政协报》《华兴时报》等报刊,及时传达《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充分发挥自治区政协委员履职作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提供了委员履职所需要的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统筹协调各乡镇委员联络小组、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会客室,经常性组织委员开展学习交流、调研视察、对口协商等活动。
履职担当动能有效激发。抓好委员履职考核,动态更新履职档案,评选表彰优秀提案、提案先进工作者。认真落实主席会议成员分工联系委员、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三个联系”机制,加强与政协委员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委员的需求,调动委员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微信公众号、《委员之声》等宣传媒介,发布委员基层宣讲、调研协商、民主监督等履职动态20余篇,更好地展示了委员履职印记。
综合素质能力切实增强。强化委员学习培训,举办委员履职能力提升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与专委会联合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一次视察、一次委员读书、一次红色教育“三个一”系列活动,为委员履职“充电续航”。组织隆德县政协委员赴彭阳县、中宁县、中卫市沙坡头区等地考察学习,同灵武市政协、山西省武乡县政协等座谈交流,在对外联络联谊中,深入学习提案工作、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委员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思维。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隆德县加快高质量发展、推进全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之年。隆德县政协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以乡村全面振兴为重点,锚定“生态文旅康养先行县”发展定位,建设高质量的“献策机构”,打造现代化的“聚力机关”,搭建多样性的“协商平台”,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助力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隆德实践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本版图片由隆德县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