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日间照料让养老变“享老”

本报记者 郝 婧

让所有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是人人关切的“家事”,也是“国之大事”。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中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

2024年,自治区政协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情况”列为民主监督议题,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积极落实,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采取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全面了解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困难,查找原因、寻求对策,建好日间照料中心,让养老变“享老”。

经过学习、调研,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情况民主监督报告》,报送自治区党委,得到自治区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深入基层调研 破解监督难题

2024年4月15日至16日,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走访大武口区、平罗县、贺兰县、金凤区等多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深入了解建设运营情况,认真倾听老年群体心声,

 并与当地有关部门、社区、第三方机构代表举行多场座谈会,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

“日间照料中心运行后,老年人反馈怎么样?”“政府在配套服务中补贴是多少?”“专业人员配置上是否到位?”走进大武口区人民路街道星湖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干净整洁的老年食堂、环境优美的活动室、设备齐全的康复保健室让调研组成员赞不绝口。

人民路街道星湖社区成立于2021年,60岁以上老人267人,其中独居老人42人。2022年,社区创建日间照料中心,配有老年人活动室、配餐室、图书馆等22个功能室,满足老年人在日间生活照料、保健康复、文化娱乐等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实现“养老”到“享老”的转变。

通过走访,调研组一行对我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养老服务关系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福祉,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十四五”以来,宁夏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迎来快速增长期,截至2023年底,全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10.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7%,预计到2025年,全区老年人口达119万人。与之对应的一个好消息是,宁夏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也在同比增长,截至目前,宁夏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4.31%,已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74个。

看到成绩的同时,调研组也了解到我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普遍存在服务主体力量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智慧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内容单一化、老年人参与度不足等问题。

委员们表示,通过民主监督调研对我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情况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将把调研中所见、所闻、所想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化调研成果 推动监督提质增效

为进一步深化民主监督调研成果,提出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2024年4月28日,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召开“我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情况”民主监督专题协商会,委员们集众智、汇众力,纷纷建真言、谋实策。

“我区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应从供给端纵深发力,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重心放在照料半失能老人身上,减轻处于劳动力年龄段子女的家庭照料压力,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用活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一批有爱心、懂技术、会管理的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者,建立‘拴心留人’的人才激励保障制度。”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加强硬件设施配备的同时,更应提升软件服务,更多了解老年人对高质量养老的迫切需求,着力提供老年人消费得起、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

……

协商会上,参加调研的周涛、吴金霞、卢红等委员瞄准当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畅所欲言,自治区住建厅、民政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委员的意见建议给予积极回应,认为自治区政协以此协商议题开展民主监督,切准了制约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要害。

经过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反复深度的协商交流,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情况民主监督报告》中提出:观念再转变,统筹研究“供给端”“需求端”、资源再整合,增加“输血”强化“造血”、主体再培育,满足多元化高质量养老需求、监管再加强,建立健康良性的运行机制等建议。

从精心谋划、组织实施,到形成报告、成果转化,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在发展大局中找题、在专题调研中协商、在民主监督中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协商成果让家门口的“老年幸福驿站”更加温暖贴心。

--> 2025-01-07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5357.html 1 日间照料让养老变“享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