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 敏
发展传统武术,让传统武术进校园、进课堂,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心态和整体思维,对学校体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关于加强武术走进校园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自治区教育厅高度重视,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
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反映,教育部明确要求加强中国武术教育,深化中国武术教育改革,推进武术进校园、进课堂,充分发挥专家对中国武术教育工作的研究、咨询、评估和指导作用。当前我区武术进校园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和武术专项的教师比例远远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很多武术项目场地不符合规范,虽制定了场地软化规划,但软化工作不到位。武术项目虽是中国国粹,但是由于练习周期长,效果慢,无论是“武术进校园”,还是武术在校园普及,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为此,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提出,目前,武术课已经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修课,建议我区小学阶段学习五步拳等初级内容,初中阶段学习初级南拳、长拳等内容,高中阶段开设武术选修课,并且各学校开设武术社团;建议相关部门开展好武术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在招聘中加大专职教师的招聘力度;大力弘扬武术精神、武术文化,使学生在习武的过程中对中华武术的发展有更深的了解,进一步丰富校园武术文化氛围。
自治区教育厅在答复中表示,武术在学校体育课程、大课间以及课后服务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对全区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践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育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校体育课时和体育活动时间的规定,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加快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争取做到班班有项目、校校有特色、县县有品牌。将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纳入学校体育重点教学内容,充实和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落实《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因地制宜地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议有专业需求的学校从退役的专业运动员、教练员中招募兼职体育教师。完善体育教师培训学习制度,为体育教师提供继续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新知识,根据专业定期开展教学讨论和经验交流活动,推广校园各项体育教学教研,从而全面提高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自治区教育厅还提到,按照全区学生体育竞赛计划,每年组织全区学生校园武术套路锦标赛,2024年锦标赛于10月举行,分中学组、大学组两个组别,中学组设初级套路、太极类、传统类、集体项目四个项目,让广大师生接受武术传统文化的浸润熏陶,领略武术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区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鼓励各地各学校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艺术节、开展武术比赛、征文、摄影、绘画等活动,大力促进学校武术运动队、社团、兴趣小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的良好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