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霞) 日前,记者从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银川市在制度建设、日常管理、科技赋能等领域精耕细作,严守工程质量安全底线,借助宁夏建筑市场监管服务平台、“宁建通”App、智慧工地等逐步实现数字化监管,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向事前预防数字化转型,银川市(包含两县一市)动态监管在建项目271个,实名制对接基本达到全覆盖。
银川市住建局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明确各建筑施工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项目对照风险辨识分类分级指南,精准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确定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类别,实现关口前移、预防为主,落实监管部门、企业、班组、岗位全链条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建筑领域助企服务机制,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靠前服务等机制,帮助企业打通各类堵点难点,助推民营经济量质齐升。
针对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情况、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情况,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A、B、C三种类型安全管理评价,根据管理评价类型,对工程采取有针对性、区别化的安全监管措施,督促参建各方履行法定安全管理责任。依托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和宁夏建筑市场监管服务平台危大工程管理系统,督促企业加强危大工程关键环节的备案管理,实时掌握施工项目危大工程和超危大工程底数。截至目前,系统备案危大工程管理数目238项,超危大工程207项,开展危大工程检查500多项次,检查并整改一般隐患1300多个,查出危大工程安全管理方面重大事故隐患14个,均按照要求整改销号,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