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婧 文/图
改造小区管网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是我区实施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和途径。今年,自治区政协委员刘晓娟提交《关于改造小区管网 共筑美好生活的提案》,从多角度积极建言。近日,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就提案办理情况进行答复。答复介绍,“十四五”以来,全区老旧小区改造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排水防涝项目建设,“四类管线”改造等,严格执行相关国家设计规范,对老旧小区使用PVC、钢筋混凝土等材质污水管道老化严重、破损渗漏管网,更换为钢丝网骨架排水管、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PE给水管等,新型管道正常使用寿命均可达到25年以上。完成污水管网更新改造354公里,完成投资16.41亿元。今年,获批超长期国债资金23.75亿元,其中涉及排水防涝项目43个、15.62亿元,计划改造污水管道324公里。实现雨污分流的老旧小区40个,实施污水改造的老旧小区82个,目前改造排水管网2.05公里。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自上而下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改造方案公开、群众参与和诉求表达等相关机制。对居民关注密切、改造意愿强烈的诉求,充分做好意见建议收集梳理,认真研究改造方案,通过吹风会、座谈会等形式反复沟通对接,平衡各方利益诉求,争取大多数居民理解和支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鼓励相近或相连老旧小区通过拆除围墙等障碍物、整合共享公共资源,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形成组团、成片式物业管理规模,后续统一运营管理。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成立党组织、业委会,在改造中社区工作人员与小区居民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有效激发小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使小区居民由“局外人”变成“主人翁”,谱写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