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于传承创新中 开启脾胃病治疗“新路”

——访银川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黄华

本报记者 李 莹

她,深耕中医内科25年,潜心医术造福患者,推动医院学科不断进步;她,作为省级优才赴京学习,师承全国中医名家,引入中医“精准化”治疗,不遗余力推动中医文化发展和传承。

黄华现任银川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在炎症性肠病、胸痛病、心悸病、咳嗽肺胀病及胃癌前病变等疑难杂症的治疗上具有深厚医学造诣,特别是精准的辨证施治和显著疗效,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与好评。作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她不仅肩负着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重任,还承载着传承与创新中医精髓的使命,为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承名医在脾胃病学科中不断进步

1999年进入银川市中医医院工作后,科室还未进行细致的专业划分,黄华主要开展对心病、脾胃病的诊疗。起初的几年间,她认真跟着前辈学习中医“望闻问切”的基本功,在一些名老中医的带领下,对诊断、开方、用药进行深入学习,积累经验,特别是她所在科室多接诊心病、老年病患者,需要对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全面掌握,这令黄华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懈怠。

“银川市中医医院有悠久的建院历史,老专家、老名医辈出,通过传承与创新令各学科有了长足发展,本地患者的口碑和信誉度很高,脾胃科在医院全局工作下不断进步。”看着老前辈们耐心为每一名病患做诊断、开药方,耳濡目染下,黄华慢慢领悟何为医者仁心,也深刻理解了中医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髓要义。

脾胃病是中医的一门优势学科,具有“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黄华看到许多深受胃炎、脾胃功能失调、冠心病等疾病折磨的患者,悉心为他们诊断治疗,并做好随访。“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关联着人体的气血生成与运行,一旦其功能受损,可能会累及心脏等其他脏腑。”黄华深耕学科建设,深入学习探索脾胃病传统中医诊疗技术,她经常翻阅研究经典古籍,汲取传统医学智慧。

多年来,银川市中医医院脾胃病学科在传承中发扬国医文化,在中医诊疗技术上创新发展,研究出针对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肠炎、肠梗阻等疾病的中药内服与中医外治的特色技术体系,黄华也在一步步成长锻炼中担任起脾胃病组组长。

自银川市中医医院新院投入运营后,脾胃病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黄华作为自治区级优才被派往北京学习,拜入广安门医院著名脾胃病专家陶夏平医生门下,成为全国第四批名老专家继承人。

在跟随全国名医学习的过程中,最令黄华感动的是经常看到高年资名医坐诊时,对待每一名病患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他们记录的病例内容十分翔实,用药精准堪称“教科书”。秉承着“医者为民”的理念,许多难解的病例在老专家们妙手回春的医术中得以解决。

学习的三年里,黄华深入临床,从诊断、开药、治疗等都得到全方位指导,不仅对脾胃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誓将老专家身上那一种敬业、无私、博爱的精神传承下去。“借助京宁合作项目,我们有机会从国医大师身上汲取智慧,希望结合宁夏本地百姓的实际需求解决患者病痛、弘扬中医文化。”黄华说。

师承名医,对黄华来说对精进自身医术有很大帮助,她十分注重学以致用,长期致力于推动传承和发展中医脾胃病学,注重培养新一代的中医人才,鼓励年轻医生多学习、多实践、多创新,让优秀中医人才脱颖而出,为银川市中医医院脾胃病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脾胃病“精准化”治疗惠及患者

远赴全国各地开展学习期间,黄华发现,在北京、上海等这些沿海发达省份,患者对中医的认可度与信任度高于宁夏患者。从患者认识根源剖析,黄华认为,若能强化精准治疗理念,用效果导向来引导患者,也许能够逐渐改变这种现象。

众所周知,中医主打的是开方用药。跟随众多名医学习后,黄华在诊疗上注重辨证施治、善抓主证、对症用药,避免了药方“大杂烩”、效果不温不火,她开的药方基本能达到“一级治二级医”的效果,大多数患者在两个疗程后感受到症状的明显缓解。

“脾胃是人体免疫系统也是情绪器官,又被称为‘第二大脑’,其中各种病症的病理有别,想要让学科得到发展,离不开科教研一体推进。”黄华说。

她带领团队开始了对脾胃病精准化治疗的探索与研究,针对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的脾胃病患者,提出了“一人一方、精准治疗”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的临床试验和研究,探索中药在脾胃病治疗中的确切疗效和作用机制,推动脾胃学科发展的精准化治疗达到一定的高度。

脾胃病领域,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一直是困扰医生和患者的难题。黄华团队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先后承担了两项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萎缩性胃炎等脾胃病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数据的积累,黄华发现,对症的药方在调节脾胃功能、改善黏膜环境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她带领团队通过胃镜前后对比和病理学检测等手段,验证了所研制的药方在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显著疗效。

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发现对于部分低级别瘤样变的萎缩性胃炎患者,通过中药治疗,可以实现病情的逆转,大大降低了胃癌前病变的风险,这无疑为萎缩性胃炎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在她的带领下,脾胃病科室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在这里找到了康复的希望,重新焕发了生活的活力。黄华曾接诊了一名刚进行手术的胃癌患者,整个人精神状态十分低迷、身形消瘦、进食困难、出现恶液质的表现,基本不能正常生活。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中药调理后,患者慢慢开始进食,体重有所增加,气血和精神都有所恢复。

有了靶向精准的治疗方案,加之治疗后期长期跟踪用药疗效,让患者对黄华产生了深深的信任,她的门诊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患者需求,推动脾胃病治疗创新发展,结合脾胃在情绪调节方面的独特功能,开设焦虑抑郁门诊,从根源找到现代年轻人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源,解决群体健康问题,为患者带来理想中的健康和幸福。

秉持初心,砥砺前行。黄华深知推动中医事业进步的核心在于发展与创新,她将继续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传承应用中医诊疗技术,在服务患者的同时,让中医文化走得更远、走得更深。

--> 2024-12-18 ——访银川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黄华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4656.html 1 于传承创新中 开启脾胃病治疗“新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