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 婧) 12月16日,记者获悉,西夏区人民法院镇北堡人民法庭以“335”工作模式,建立外出务工人群诉前解纷“绿色通道”,采取诉前保全措施高效解忧“酬”,截至11月化解涉农民工工资纠纷41件,为60余名劳动者讨回劳务费100余万元。
“335”工作模式,即紧扣“三个面向”“三个便于”“三个服务”工作原则,重点把握党建引领、助推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三个维度”集中发力;聚焦服务保障旅游影视特色产业、贺兰山东麓“绿水青山”、葡萄酒产业“紫色名片”;深化应用“综治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社区)”的“五员联调”矛盾纠纷联合化解机制。
镇北堡法庭依托“335”工作机制用心用情做实涉民生案件审理,在审理劳务合同纠纷时倾情调解化忧“酬”,最大程度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近期,该法庭受理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雇主陈某拖欠多名工人的劳务费后一直消极应诉,案件送达困难,无法组织进行调解。“我们得合力‘啃’下这块‘硬骨头’,否则即便案件缺席作出判决,最终也会因为联系不到被告,导致案件履行困难。”镇北堡法庭庭长宫胜利联系到镇北堡司法所人民调解员李万俊,经过共同商讨,为这批案件制定了一套“攻坚”调解方案。经过几轮调解,原告被告双方对调解结果都很满意,拖欠3年的劳务费终于彻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