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 瑞
近日,中卫市政协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关于加强地市级高职学院建设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自治区教育厅高度重视,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
“中卫是宁夏五市中唯一没有高职学院的地级市,导致职业教育对全市主导产业的人才配套能力较弱,无法真正发挥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中卫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说。中职教育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从本地企业用工情况来看,中职毕业生年龄大多介于17岁至18岁,学历层次偏低,认知能力较弱,岗位适应能力较弱,吃苦精神不足,岗位稳定性不高。由于中卫市缺少高等职业教育,本地学生为就读高职,只能到外市县高职学院,中卫职业教育已成为全区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间过渡环节,基本丧失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出口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中卫市中职毕业学生11312人,其中:选择继续升学8972人,逐年呈上升趋势;选择直接就业2340人,逐年呈下降趋势。学生高职毕业后,本地回流率较低,以中卫职校为例,2020年升入高职院校的机电类专业224名毕业生,目前返卫就业52人,占比23.21%,高职毕业当年返卫就业学生占比最高不超30%,高输出低回流现象逐年加重。
中卫市政协建议,自治区政府及教育部门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全面考虑不同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及高职教育发展状况,立足当前宁夏高职教育发展布局不均衡的现状,综合考虑地级市人口规模、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向中卫市予以倾斜,科学布局高职院校,主动缩小与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优化地级市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推动全区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协调均衡高质量发展。针对当前区内高职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建议制定中卫市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将支持中卫市兴办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十五五”时期自治区公共服务领域重点项目,列入自治区“十五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自治区教育发展规划重点推进。
自治区教育厅在答复中表示,将依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设置的部署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统筹规划自治区“十五五”高等学校设置工作,优化全区市域间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大力支持中卫市设立高等职业学校,力争实现地级市高职院校全覆盖,构建优质均衡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在加大对地级市举办高职教育扶持力度方面,统筹职业教育投入,指导中卫市教育局用足用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等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资金,在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建设用地、校舍建设和仪器设备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参与办学的格局转变,引导社会和企业力量举办高职院校,丰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推进区域间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自治区教育厅还将积极推动建立区内高职院校对口协作机制,引导优质高职院校对新设院校在专业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帮扶,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化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参与度,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压实地级市举办高职院校的主体责任,加强对新设公办高职院校的可行性论证和社会效益分析,科学制定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引进社会力量办学的,压实民办学校举办者责任,落实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年检工作,将年检结果与专项资金、招生计划等相结合,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