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深化理论研究 赋能政协工作

——宁夏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理论研讨会发言集萃

编者按:

12月16日,宁夏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理论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会员在学习研究中深化思想认识,把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会上,吴永福、文琦、赵红娟、范文杰、高健、田俊秀、石媛、王玉民8位同志围绕“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主题作交流发言。

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

石嘴山市政协秘书长 吴永福

协商成果的采纳、落实、反馈情况如何,是衡量协商实际作用与效能的重要标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参与协商民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协商民主的“后半篇文章”。

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要在决策中发挥作用,就需练好内功,积极投入到党委决策及其执行当中。要精心选题,采取党委和政府点题、委员荐题、面向群众征题等方式,确保议题选得准;要根据协商议题,通过实地考察、一线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协商前调研、靶向问诊,确保协商“接地气”。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有利于提升党的领导效能、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要多措并举推动协商成果向党和政府决策转化。要完善制度机制,建立会商协调机制、协商成果专题通报制度、协商成果质效评估制度,创新工作方法,持续开展“回头看”,将上年度重点协商成果办理情况列为下一年度民主监督内容,延长协商链条,推动协商“议得好”向成果“办得好”转变。探索开展“长线协商”,围绕重点内容每年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度协商,建立清单式管理机制,对经过充分协商的成果,实行台账管理,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

要引导委员立足岗位实际,发挥专长优势,提出对策建议。分类开展委员培训,畅通知情明政渠道,建好用好委员基层联系点,切实发挥好委员主体作用。要推行调研成果在委员与委员之间、委员与界别群众之间、委员与职能部门之间反复交流、深入协商,让委员“说得对”,党委和政府“做得到”。

有效提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

民盟宁夏区委会副主委 文 琦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工作重心和第一要务,是参政党政治价值最直接的体现,能提升政治协商效能、增强政治协商动能、凝聚协商治理合力。

当前,各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方面面临了一些困境:人才优势逐渐弱化,民主党派成员多数从事专业研究,缺少对政府和社会公共机构的行政与管理经验,在参政议政视野、实践、能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缺乏“话语能力”。

要强化参政议政履职意识,民主党派从领导班子到普通成员、从机关到基层组织,必须把加强学习放在首位,使所有成员熟练掌握民主党派的性质、定位、职能与作用,深刻认识参政党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的独特功能。

要加强参政议政人才队伍建设,参政议政的关键群体包括各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组织负责人、专委会成员和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成员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调研便利。要加强骨干队伍建设,通过约稿、议案、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民主监督座谈会等方式,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推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建立参政议政机制,建立课题调研机制,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及重点工作,主动与党委和政府部门对接联系,撰写出更有价值、更科学的报告。建立成果反馈机制,加强与议案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采用单位、主要办理部门的联系,推动意见建议的办理与落实,并及时向党派成员反馈。完善参政议政经费保障,提升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发挥工商联作用 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自治区工商联宣传教育处副处长 赵红娟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新理念。工商联作为党领导的以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当下,工商联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面临诸多挑战:民营经济人士参与意识和能力较弱,政治协商有关机制不健全,民主监督实效性不强,商会成员参与政治协商的积极性不高。

如何进一步发挥工商联作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

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深刻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培训和民主教育,凝聚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共识。

要提高建言献策质量,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年度调研计划,深入开展调研,创新调研方式方法,加强成果转化运用,建立健全建言献策反馈机制,推动相关问题解决落实,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要进一步完善工商联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商机制,拓宽沟通协商渠道,优化民主监督方式,建立数字化平台,强化与其他监督主体协同合作。增强监督力度,建立监督成果闭环办理机制,推动民主监督更具实效性。

要加强商会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商会在行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企业权益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商会全覆盖,引导商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政治协商,反映行业和企业诉求,夯实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基础。

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人民政协报社驻宁夏记者站站长 范文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提供了根本遵循,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制度建设不可或缺。要借助政协优势,指导帮助基层协商找准方向,推动基层协商有效开展。要建立严谨实用的工作机制,聚焦“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成效”关键环节和“收集议题、确定议题、确定主体、议前调研、组织协商、办理反馈”具体步骤,确保协商议事规范有效。要善于利用委员界别优势建立平台。在自治区三级政协委员所在单位或者机构、场所建立两级(或三级)政协委员工作站等协商议事平台,将各级委员按照界别落组编入工作站,使委员“下得去”,基层“接得住”。探索“专门协商+基层协商”工作方法,把政协专委会工作平台与基层(街道)协商议事平台连接起来,把委员工作站(室)平台与村(社区)协商议事平台连接起来,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共建型”调研、协商,把协商过程变成凝聚共识的过程。邀请当地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协商议事,提供政策解读和专业咨询,认真领办协商事项。积极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商议事平台。目前,自治区政协“履职通”平台打通区、市、县(区)三级政协区隔,三级政协委员在虚拟空间中协商互动。针对一部分涉及普遍性问题、一时不能解决的建议,可及时沉淀为提案线索和社情民意信息线索。线下根据基层需求及专门题目搭建相应联动平台,委员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更好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的工作要求宣传下去,把群众诉求和真知灼见反映汇集上来。

完善专项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实践路径思考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处处长 高 健

专项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以先行区建设民主监督为例,研究提出完善专项民主监督运行机制的实践路径。

2022年,自治区党委委托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对口5个地级市开展先行区建设民主监督。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坚持党的领导,组织领导机制不断健全;坚持集思广益,选题确定机制逐步完善;坚持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坚持效果导向,成果转化机制运行良好。

近年来,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始终把推动政策落实、推进重点工作作为专项民主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成果转化结合点,主动向对口地级市和有关部门(单位)反馈,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党委决策,累计形成调研报告17篇、社情民意信息42篇、大会提案33件,186条意见建议被各级党委和政府采纳。

为进一步完善专项民主监督运行机制,建议健全选题确定机制,组织有关部门精心研究工作方案,确保靶向聚焦、有序推进,做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民主党派专项民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健全知情明政机制,做到对口联系常态化、信息通报制度化、技术保障长效化。健全跟踪落实机制,有效跟进反馈,协同推进落实,被监督地方党政部门在办理意见过程中可视情邀请民主党派成员参加相关会议(活动),对存在困难尚未解决的问题作出说明,共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有关问题解决。健全质效评估机制,将民主党派开展专项民主监督,以及被监督地方党政部门支持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情况纳入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助推党委和政府工作落实的合力。

把握人民政协内在逻辑 发挥人民政协独特作用

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 田俊秀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探讨人民政协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制度逻辑,对提升人民政协工作者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主动、使命担当,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形势任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进人民政协理论创新,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要把握人民政协的理论逻辑。

人民政协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要把握人民政协的实践逻辑,立足职能定位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

人民政协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显著政治优势,是科学、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类政治制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政治价值,蕴含着人民政协的制度逻辑,要把握人民政协的制度逻辑,推动人民政协事业行稳致远。

人民政协要始终坚持制度自信,以其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推动人民政协事业行稳致远。

凝聚共识是人民政协对民意的凝集与聚合

宁夏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 石 媛

人民政协75年的发展实践就是在探索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中心三基本”的职能体系。即“一中心”就是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三基本”就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个基本职能。人民政协实践表明,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逐步形成了人民政协的三大基本职能。

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回望政协历史可以看出,人民政协在每个历史时期履行职能之时,都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实现民意的聚合和凝聚,增进各方面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人民政协凝聚共识实践,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党—国家—社会”力量有效整合的重要体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凝聚共识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的集成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时刻改变着统一战线内部构成,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具体利益多样化特征更加明显。人民政协凝聚共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专门协商机构的中心环节,能够促成民意向心凝聚的格局,最终形成政协凝聚共识的“同心圆”。统一战线是同与异的统一体,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们既面对着一些有利于大团结大联合的客观差异,也要直面一些不利于团结奋斗的异质现象,要找到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最根本在于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在不断巩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在政协协商民主中充分尊重包容差异。

架通“连心桥” 画大“同心圆”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王玉民

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前提和基础是委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如何推动委员主动自觉联系界别群众是政协专门委员会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委员要重点联系所在界别有代表性、有影响力,对帮助委员参政建言有热情、有能力、有见地、有贡献的群众。通过不拘一格的联系方式和场合,引导界别群众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就加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做了一些试点探索。

制定一个办法。即《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办法(试行)》,明确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等,通过近2年的试点完善,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联系机制。

突出两个界别。专委会联系的是环境资源界和无党派界别,共有27名委员,把推动界别委员联系群众作为工作重点。

关注三个方面。重点联系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界的群众,关注他们的呼声愿望、困难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凝聚共识工作。

采取四种方式。委员根据自身专长和特点选择本界别部分群众结对交友,开展经常性联系交流;在区直单位和各市基层建立若干个“界别群众联系点”,搭建常态化联系群众平台;由界别召集人提出恳谈会主题,经专委会同意后,邀请所在界别群众召开座谈会;在政协“履职通”平台设立委员“网上会客厅”,开设“微协商”专栏,通过网络实现同群众快捷联系互动。

覆盖五个地市。通过建立界别群众联系点和网上会客厅等措施,实现委员联系群众五个地级市全覆盖,畅通委员联系群众的渠道。

(本版文字由记者 张红霞 郝 婧 整理 图片 陈治学 摄)

--> 2024-12-17 ——宁夏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理论研讨会发言集萃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4610.html 1 深化理论研究 赋能政协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