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静
校园周边环境及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日前,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和吴忠市政协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关于加强校园周边流动摊贩监管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和吴忠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
近年来,相关部门在环境整治、食品安全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校周边临时性流动摊贩仍然存在。吴忠市政协在调研了解到,这些流动餐饮摊点大多经营麻辣、煎烤等重口味食品,加工食材来源难以掌握,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很难判断,所使用工具、器具等卫生状况参差不齐,食品安全难以保障,给学生身体健康带来一定风险隐患。
吴忠市政协建议,加强监督管理,构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开展日常性监督检查,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加大对学校周边流动餐饮摊点整治力度,重点打击无证无照经营和出售有毒有害、腐烂变质、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强化宣传引导,学校、相关部门及家长形成联动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树牢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营养安全的饮食习惯。
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答复,一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作为校园安全工作重点同部署、同督促、同推进,推动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针对当前学校周边存在的各种流动食品摊点的安全隐患,自治区市场监管厅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检查、清理。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三无”食品、违规食品摊点,坚决予以清理和取缔。对出售“三无”等假冒伪劣食品以及质量和卫生不符合规定的食品,依法予以处罚。对流动摊贩无法取得备案卡的,及时将信息通报至相关单位,督促相关摊主尽快到相关管理单位办理合法经营手续。
在每年春、秋季开学前夕,自治区市场监管厅联合区综合执法局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固定摊点人员健康、原料采购、进货验收、保管贮存、加工制作、食品留样、清洗消毒等重要环节,要求其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通过合法途径采购食品及原辅料;严格加工制作过程管理,接触食品的用具、容器及设备材质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做到规范归类和存放,分开使用。针对发现的问题,当场面对面反馈并督促整改。强化食品安全日常巡查,采取常态检查与抽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无健康证食品摊贩的现象,严厉查处校园周边食品无证经营以及售卖或使用含非法添加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腐败变质、假冒伪劣、来源不明、超过保质期等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取缔脏、乱、差的饮食摊点。切实维护学生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吴忠市市场监管局答复,每年春秋季开学期间,该局联合教育部门指导中小学校通过班会、宣传栏、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日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个人饮食和卫生习惯。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培训力度,定期培训固定摊位负责人,切实增强了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意识。持续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将校园食品安全列入食品销售风险分级D级管理,加大监管频次,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辣条、烤肠、膨化食品、果味饮料等高盐高脂、风险隐患高的食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查来源不明、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和进货查验制度不落实、食品销售环境脏乱差等行为。截至目前,吴忠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整治70所中小学(幼儿园)周边流动摊贩17摊次,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257家次,发现风险隐患56条。
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吴忠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创新监管思路,细化监管措施,持续提升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