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霞) 12月16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获悉,我区紧盯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主要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
我区持续打造粮油等重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聚焦主产区,突出大豆和玉米两大作物,兼顾小麦、水稻、马铃薯,创建玉米、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4个、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9个、节水增粮示范县1个,在全区梯次打造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核心示范区223个,建设小杂粮标准化示范基地22个,马铃薯优新品种核心示范区12个,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辐射带动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推动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继续开展大豆复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全区共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万亩,进一步优化关键技术参数,明确技术指导意见,总结探索形成适宜我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肥高效利用、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逐步提高我区大豆复合种植水平。
目前,我区已打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升级版示范区35个,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核心示范园区48个,有机肥施用运行机制示范园区12个,集中展示“以养促种、以种供养、农牧高效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建立农作物专业化统防与绿色防控示范区94个,农作物病虫害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3%以上,重大病虫害重发区防治处置率达到100%,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大力推广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增粮增效技术,在中南部旱作区示范推广早春覆膜、秋覆膜、全膜覆盖等覆膜保墒增粮技术32万亩。加强风险预警预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防止疫情传播扩散,为粮食安全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