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露天电影

张月平

每年春节,我们一家都会到电影院去看场电影,回家时会讨论电影的情节、演员的演技。偶尔,我也会给儿子讲起,我小时候看露天电影的情景。儿子有没有认真听,我也没在意,只是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那时候,生活物资短缺,文化生活贫乏,没有其他的娱乐,放一次露天电影,对全村男女老少来说,就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精神盛宴。

“今晚大队要放电影啦”,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一传十,十传百,大人孩子都沉浸在喜悦中。

傍晚的炊烟早早升起来了,孩子们草草扒几口饭。然后胡乱往兜里塞上两把瓜子或沙枣,兴冲冲提着凳子,呼朋引伴地去抢占有利地形。最好的位置是正中间,前面看得仰着脖子,后面又看不真切。

虽然是晚上,但大家像过节一样隆重。小伙会穿上新衣服,把平时灰突突的头发洗得干干净净。大姑娘更是精心拾掇一番,抹上香香的雪花膏,还将筷子在炉火上烤热,把刘海烫卷,非常时髦。他们一般都在后面站着,便于进出自由。

当时的放映员,主角一般的存在,非常受人尊敬。他们一般骑着二八自行车,后座上挂着两个铁笼子,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等到了指定的地点,车子还没站稳,我们就一窝蜂地围了上去。好奇地看看这儿,摸摸那儿,叽叽喳喳像一群小麻雀。队长“钦点”的三四个壮小伙,早在那儿恭候多时。准备放映工作,他们帮着拉荧幕,挂喇叭,接电线。放电影的地方必须是平坦的空地,一般安置在学校或打谷场上。

中间要换片子,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对于看在兴头上的人们来说,太过漫长。不过趁这个空当,孩子们会找到自己的乐趣,要么在人堆里你追我赶地乱窜,要么摆弄自己的手影。于是,白色的荧幕上有大灰狼凶狠地怒吼着,有小兔子调皮地晃动着耳朵,还有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过。这情景剧让人忍俊不禁,暂时安抚了焦躁的情绪。这时,赞叹声,嬉笑声,打闹声,却也声声入耳。

放到精彩处,前面的人想出去,一个大头突然遮住了半个屏幕,于是立刻引起一阵不满的调侃:“把脑袋拿开!”话音落,哄笑声起,但很快就安静下来。

星光下,树影婆娑,蛙声时隐时现。电影故事与自然夜色融为一体,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有一次,另一个生产队放电影,我跳着脚哭闹,非要跟着哥哥去。哥哥放出狠话:“那么远,走不动了,别想着让我背你。”

走的时候,我一路上蹦蹦跳跳,跑在队伍的前面。想着马上就可以看电影了,非常兴奋。

随着电影落幕,年幼的我又困又累,觉得回家的路咋这么漫长,步履蹒跚地跟在队伍后面。为了抄近路,我们穿行在田埂和沟渠之间。我双腿无力,不小心跌了好几跤。尽管这样,也不好意思让哥哥背我。迷迷糊糊之时,没有跳过一个沟渠,不慎落入水中,鞋子和裤子都湿透了。回到家中,哥哥不可避免地被父母训斥一顿。而我,躺在母亲温暖的怀里,脑海中依然浮现着电影里八路军与敌人的激烈战斗,然后沉沉进入梦乡。

露天电影,承载着儿时的温暖和欢乐,像璀璨的烟花,开在时光深处。

放映机里的那束光,点亮了贫瘠的村庄,也照亮了我的童年。

(作者简介:张月平,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平罗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石嘴山市、平罗县两级政协委员,中学高级教师)

--> 2024-12-13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4539.html 1 露天电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