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贺兰县“银发先锋”志愿队:

帮助别人就是我们的快乐

本报记者 李 莹 见习记者 陈君奕

“虽然退休了,但趁着身子骨还硬朗,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余热。”在贺兰县,有一支平均年龄在65岁的“银发先锋”志愿队。为了能帮助邻里解生活之难,活跃社区文化氛围,队长张建设和一群同样满怀热忱的退休老人组建起“银发先锋”志愿队。

自2019年“银发先锋”志愿队成立以来,队员们用行动诠释着“身退行未止,退休不褪色”的赤诚初心,主动帮助居民解难题、办实事,用热心肠温暖社区的每个角落。目前,“银发先锋”志愿队有成员70余人,设置多个分队,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治安巡查等多个志愿活动,累计慰问困难户100余次,参加志愿服务80余次,服务总时长超5000小时。

结对帮扶 情牵独居老人

“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要做困难群众最亲的人。”张建设说,在社区牵头下,志愿队与社区困难居民结对帮扶,大家一户户摸排走访,将那些因疾病、家庭突遭变故陷入困境、孤寡独居无人照料的居民信息仔细记录下来,为后续精准帮扶提供信息。

张建设告诉记者,连续5年来,志愿者每年结对帮扶社区内困难群众5户,定期走访、慰问,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如意湖社区的张大爷是位独居老人,年岁已高且患有慢性疾病,日常起居有诸多不便。与他结对的队员严玉贵是一位老党员,自从与张大爷开始结对,每逢节假日,严玉贵都会提着新鲜蔬菜、粮油来到张大爷家,陪他唠嗑,帮忙打扫屋子、规整物件。有时候发现张大爷身体不适,严玉贵也会提前帮忙联系车辆,协助张大爷前往医院。提起严玉贵这些年对他的帮助,张大爷动情地说:“小严真是个好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他才好。”

因为家庭原因,73岁的社区居民邹建忠独自带着小孙女生活,每月微薄的退休金既要应付日常开销,又要顾及小孙女的学杂费用。队员李晓迪得知情况后,主动与邹建忠结对,每逢节假日,李晓迪都会带着生活物资、文具用品来到邹建忠家里,亲切地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我很感动,一定要好好生活,不辜负大家对我们的帮助。”在邹建忠心里,志愿者的出现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着“一老一小”的生活。

学有所用 情暖“最美夕阳红”

“物质帮扶是基础,精神富足才是长久计,咱得让社区处处有歌声、有欢笑!”张建设说。在这一服务理念的指引下,“银发先锋”志愿队深挖本土文化富矿,利用社区闲置场地日夜排练,编排文艺演出,定期在小舞台演出,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将欢乐送到居民家门口,丰富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

50岁的何富堂自幼与武学打交道,精通太极拳、八极拳等传统武学。作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八极拳项目传承人,何富堂将宁夏文化的精髓融入八极拳中,在舞台上为居民带来精彩纷呈的表演。张建设介绍,每逢学雷锋纪念日、国庆节、端午节等节日,“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都会前往社区、单位,为居民献上歌曲、舞蹈、语言类节目等。

随着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深入社区的各个角落,张建设在与居民频繁互动交流中,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他通过征求队员意见,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当机立断向上级部门递上开办老年大学的申请书。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与协同努力下,如意湖社区老年大学顺利成立,吸引了周围几个社区的老年人前来学习,开设舞蹈、绘画等特色课程,满足不同老人的兴趣爱好。

点点微光点亮希望,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我们将继续以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张建设说。

--> 2024-12-12 贺兰县“银发先锋”志愿队: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4475.html 1 帮助别人就是我们的快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