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振星
12月10日,海原县树台乡大嘴村的生荣农机专业合作社粉条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分工协作赶制订单。
近年来,海原县生荣农机合作社依托当地马铃薯种植优势,不断拓展加工产业链,逐步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解决就业,粉条加工,不断拓宽当地群众增收渠道。“我们合作社种植基地今年收获马铃薯4000多吨,计划加工马铃薯8000多吨,剩余的全部是附近村民家中收购来的。”该合作社负责人黑玉国说,既解决了企业生产原料问题,也帮助村民解决了销售难题。
“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们两口子在马铃薯基地和粉条厂打工,一个月稳定收入八九千元。我们自家种的土豆也全部卖给合作社,一年收入10多万元。”村民薛得龙说。
据了解,该合作社现有大型农机具50余台,建有马铃薯和秋杂粮繁育基地近万亩。为当地农户提供耕、种、收和化肥种子购销等一条龙专业化服务,切实成为当地群众的土地管家。“我们准备明年在原有的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建一个冷库和一个阳光棚,购置一辆冷冻车用来配送,争取一次性解决树台乡群众马铃薯销售难。”黑玉国说。
该合作社通过种植、加工和销售模式,让当地粉条走向更宽阔的市场。目前该合作社产业链带动当地稳定就业50余人,提供季节性就业人数200余人,每年为当地群众新增劳务收入300余万元。“我们将在拓宽市场、增加销路、提高效益上持续发力,力争把绿色健康粉条打出品牌,打出知名度,助力更多农民增产增收。”大嘴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晓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