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振星 文/图
近年来,盐池县因地制宜发展产区模式,挖掘当地特色农业资源,擦亮“宁货优品”招牌,在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和供应链上搭建平台、聚集资源,促进了农产品向好商品、好商品向畅销商品的转变,使盐池县在特色产业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近日,记者走进盐池县,实地走访了该县的新经济产业园、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春雪文化产业园等地,了解盐池滩羊及特色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在新经济产业园里,6栋新建的厂房排列整齐,园区的水泥路通向各个厂房,在滩羊工厂加工车间里,工作人员穿戴整齐,有条不紊地工作。新经济产业园位于盐池县花马池镇,总投资20亿元,占地588亩,采取“政府主导+国企运营+市场推动”的多元参与合作建设的运营模式,主要有绿色食品加工区、粮食加工区等6个功能区,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9.41亿元,解决就业600多人。
盐池滩羊因饮弱碱水、食中草药,体内的酸性被中和,肉质细嫩,色泽鲜红,脂肪乳白,分布均匀,含脂率低,不膻不腥,吃起来肥而不腻、滑而爽口,是公认的优质羊肉。
记者来到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屠宰食品加工厂生产车间,大型自动生产线在运行,工作人员经过消毒后进入操作间;经过24小时排酸后的羊肉,被有序切割成羊腿、羊排、羊蝎子、羊腩等品类,随后进入精加工流水线。“每只滩羊在屠宰前,都要经过门禁扫描识别电子耳标,并采取血样进行基因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流水线加工。”据车间负责人说,经过7年的发展,该企业已成为集饲草种植、加工,滩羊保种繁育,滩羊肉收购、加工、销售、推广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有年屠宰量达50万只的盐池滩羊屠宰加工厂2座、可存栏5000只以上优质滩羊的可视化生态牧场1座、年产量4万吨的盐池滩羊专用饲草料加工厂1座及滩羊研究院。凭借过硬的实力和优质的产品,该企业在宁夏滩羊产业崭露头角,并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推动盐池滩羊产业全面发展。
在春雪文化产业园,记者看到的是一排排窑洞风格的文化大院,窑洞里摆放着几十年前的农机具、榨油机、油灯等老物件。
“如果一件产品没有了文化内涵,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该产业园负责人冒万学说。2013年,他放弃在银川经营多年的枕头批发生意,投资建立了春雪文化产业园。
在产业园的羊皮画美术馆内,一幅幅创作在羊皮上的山水花鸟画,色泽鲜明,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些作品利用滩羊皮纹理细腻、富有质感的特点,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创作出一幅幅人物形象生动、山水花鸟色泽艳丽的工艺美术品。
经过10年的精耕细作,冒万学将产业园打造成为集民俗观光、旅游购物、研学教育、技能培训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体。这里被自治区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每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创收600多万元。“我们做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播者、践行者、守望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看得到、学得来、带得走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冒万学希望通过发扬非遗传统技艺,发挥产业园的创业示范作用,引领创业创新,助力乡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