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 敏 实习生 保佳莹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于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创伤人员至关重要,关系到被救治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能否延续以及生存质量,必须争分夺秒。
日前,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和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关于推动我区院前急救系统升级 开通呼叫即定位功能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度重视,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
120是人们熟知的生命热线,手机拨打120已成为人们面临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时使用最频繁的呼救方式。社情民意信息提出,在现行的120呼救过程中,部分呼救者如病伤人员、家人、路人,由于病伤情严重、情绪紧张、不熟悉地理位置、口音含糊或醉酒等原因,常常导致接警时间过长,询问现场地址耗费大量时间。还有的县(区)许多村庄名字有近似或重复的,导致报警人员在描述报警位置的时候出现误差。这些情况不仅增加了接警调度人员和急救车组人员的工作难度,有时甚至需要联系110出警配合,严重影响了抢救效率和质量。
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通过调研了解到,这两年外省很多市(县、区)对院前急救系统进行升级,开通呼叫即定位功能。该功能基于手机卫星定位技术和移动通信基站定位技术,当呼救者拨打120后,可以在数秒内获取报警人的地理位置信息,并自动发送给急救指挥中心将其位置信息显示在调度台的电子地图上,与现有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无缝对接。“通过这一功能,指挥中心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报警人的准确位置,合理地调配急救资源,派遣最近的急救车组前往现场,大大减少了接警调度人员和急救车组人员确认地址的时间和沟通成本,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效率和准确性。”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即使是外地游客的异地号码漫游也同样能及时准确定位,哪怕呼救者未使用智能手机、未打开手机定位功能,该系统也能定位到附近基站,锁定基本的救援范围。建议我区相关部门应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进一步推进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借鉴外省做法尽快对各市院前急救系统进行升级,开通呼叫即定位功能,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福祉。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答复,近年来,依托银川市紧急医学救援平台,借助宁夏卫生云建设项目,推进宁夏120急救网络一体化布局,建成了1个区级120云中心,5个地市120中心,实现了院前急救体系互联互通。目前,指挥调度系统软件已连续运行8年。2024年,在积极做好系统维护,确保平稳运行的情况下,为进一步提升全区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服务能力,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银川市紧急救援中心积极争取项目支持120指挥调度系统迭代升级。与相关企业及社会组织对接,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在确保系统平稳运行的情况下,积极争取解决调度指挥平台的手机定位、可视化急救指导、听障人士无障碍报警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