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这种东西,差不多人人都有,但大师们的好奇心,往往会更强烈一些。
汪曾祺先生就是一个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他经常去街市喝茶,还爱逛茶叶店,于是,有一家茶叶店和一家茶馆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且看那家茶叶店:“逛茶叶店。茶叶店有什么逛头?有!华山西路有一家茶叶店,一壁挂了一副嵌在镜框里的米南宫体的小对联,字写得好,联语尤好:‘静对古碑临黑女,闲吟绝句比红儿。’我觉得这对得很巧,但至今不知道这是谁的句子。尤其是我不明白的是这家茶叶店为什么要挂这样一副对子?”
再看那家茶馆:“再往前,走过十来家店铺,便是风翥街口,路东路西各有一家茶馆。路东一家较小,很干净,茶桌不多……还有茶馆的墙壁上张贴、涂抹得乱七八糟。但我却于西墙上发现了一首诗,一首真正的诗:‘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磨螺壳,巷口弄泥沙。’是用墨题写在墙上的。这使我大为惊异了。这是什么人写的呢?”
大学者胡适先生的好奇心也特别强,据丁振宇先生在《微历史:民国其实很有料》中记载,上世纪20年代上海开了一个叫“四而楼”的酒楼,很多人都不知道“四而”的意思,就去请教胡适。胡适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就到“四而楼”点了一盘小菜,一会老板出来了,胡适就问:“老板,这四而楼是什么意思啊?”老板说:“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图个彩头,省得买金蛤蟆。”胡适听后差点晕倒。
大师们拥有的强烈好奇心,绝不是吃饱了撑的,说白了就是一种求知欲,想把看到的事物弄明白。也正是这种心理,促进他们思考,从而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据《联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