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大武口区果园村:让困难残疾人工作有收入日子有盼头

本报记者 陈 敏

无法外出、务工无门、生活困难曾是大武口区星海镇果园村许多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真实写照。如今,这些残疾人在家门口或就业、或成为股东,随之而来的收入和原有的残疾人“两项补贴”、最低生活保障等兜底性政策补助,极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大棚蔬菜是果园村特色产业之一。当下正值大棚西红柿、辣椒等果蔬成长的关键时期。满目青翠的温棚内,几名残疾人正忙着平整垄沟、清理杂草。当沉甸甸的果实映入眼帘时,大家手中的动作愈发仔细,丰收美景就在眼前,他们期盼着来年的收入能再多一点。

村民万具忠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他正忙碌地打包需要快递的产品。“我自幼残疾,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有时候想添置一件新衣服也要犹豫再三。” 万具忠说。生活状况的改变源自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两级残联组织的帮扶和辅助性就业政策。现在,他有分红和辅助性就业岗位薪酬,每月收入2300多元,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还能攒下一笔养老钱。

据了解,果园村现有残疾人68户74人,一户多残6户。残疾人特别是困难残疾人家庭一直都是残联组织关注的重点群体。2023年3月,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残联组织依托果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困难残疾户”经营发展模式,通过争取上级部门一次性扶持资金和本级配套资金20万元,以股份的形式注入合作社,带动20户困难残疾人参与、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在扶持残疾户土地流转分红的基础上,每年按照投入资金的10%实施股份分红。2023年,果园村入股残疾人每户分红1000元,2024年每户分红1100元,累计分红4.2万元,股份分红总金额逐年提高。为增加重度残疾人及困难残疾人家庭经济收入,在果园村打造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按照12.5元/小时、每人每月75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帮助10名果园村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在残联组织的支持下,果园村残疾人享有越来越多的保障。设施农业、肉牛养殖等产业一体化发展带来红利,村里建起了“户外共享轮椅服务站”,配备了残疾人康复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功能室,每逢过节为残疾人举办社火表演、唱大戏等文体活动……各项惠残助残政策的落实落地,让果园村残疾人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 2024-11-18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3273.html 1 大武口区果园村:让困难残疾人工作有收入日子有盼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