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斌
11月5日,在兴庆区丽景街康平社区中瀛御景小区,居民代表、社区、物业的工作人员围坐在小区内的“和谐议事亭”协商即将开展的小区棋牌赛事宜。
“棋牌赛吸引老年人比较多,我觉得应该多设立几个比赛类型……”今年67岁的居民石忠琪在“和谐议事亭”里提出问题和建议,平日里他就积极在社区活动,乐于为小区的建设出谋划策。
“在这里,居民可以说烦心事、诉揪心事、解忧愁事,亭子虽然不大,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什么的,都能在大家的努力下及时解决。”石忠琪说。
像石忠琪一样,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和谐议事亭”,提出自己的诉求,解决了问题。“路灯下的红灯笼,让人赏心悦目,每当节日到来时,我们小区节日氛围感满满。”“自从咱们社区打造了健康小屋,我都没有去外面体检过,还给我们建档,每月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有需要随时上门服务,真是太方便了。”居民在“和谐议事亭”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据康平社区党务专干张菁苇介绍,今年以来,康平社区党委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携手共建”的工作思路,以“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的“三方共治”方式,积极探索共建联建机制,对小区原有的休闲廊亭进行“提档升级”,打造“民心睦邻长廊”“和谐议事亭”,赋予了廊亭理论宣讲、协商议事、纠纷调解等“新作用”。
在银古路街道友爱社区隆鑫苑小区内的“人大议事亭”同样热闹。
这里对居民史宁香来说不仅是休闲的好去处,遇到揪心事、烦心事,都会到家门口的“议事亭”坐一坐。“在家门口的‘议事亭’里,社区干部、人大代表与我们面对面,当场就为居民答疑解惑,化解矛盾,真是很不错。”史宁香笑着说,这里传出来的声音,句句都是民生关切。
“我们以户外议事为亮点,将‘居民议事亭’提档升级,把议事常态化,组织人大代表定期在这里举办代表接待日活动,让议事亭成为助推中心工作、回应民生关切、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场所。”银古路街道办事处综合办副主任王燕说。自2022年改造投入使用以来,先后在议事亭对15部条例草案进行意见建议征集,收集意见和建议40余条。
在兴庆区,有越来越多这样的“议事亭”把大家聚起来,让居民参与的人数更多、参与的意愿更足,解决问题越来越快、议事效果越来越好,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让“小治理”成为基层治理的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