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擦亮民主协商幸福底色 奏响社区治理和谐乐章

——利通区胜利镇秦渠社区以基层协商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本报记者 邓 蕾

孩子们在儿童乐园嬉戏,老人们在休闲娱乐室聊天解闷……利通区胜利镇秦渠社区的居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社区服务的温度。

近年来,秦渠社区严格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不断加强党建引领,拓展议事平台、深化网格管理,大力开展“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协商议事活动,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将协商议事平台打造成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社情民意的“直通车”。

加强党建引领 打造协商议事“新阵地”

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大家遇到困难的事儿也有地方商量着解决……近日,记者走进东方秦韵小区,谈起这里的变化,居民们喜笑颜开。

“人心凝聚的关键在于党建的引领。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在民主协商议事中的引领作用,牢牢掌握议事协商的主动权,积极打造‘党建+’工作模式,落实民主集中制,规范协商议事程序和规则,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居民协商议事新格局,推进协商议事工作有序开展。”秦渠社区党委书记马蓉说,秦渠社区按照“地域相邻、方便管理、便于服务”原则,将社区划分为9个网格,不断优化“社区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楼栋长”红色主轴,打造聚邻“连心站”,构建“零缝隙”党群关系,如今,辖区86个楼栋、6个党小组、139个党员中心户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铺建起信息上传下达的“高速路”。

社区还按照“一室多用、功能兼顾”的思路,打造社区居民说事屋、张建英调解室,在居民自己说、上门说、现场说等方式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信息、听取意见、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让居民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有地方说,实现协商议事成效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朝阳家园小区有一个闲置的地下车库,堆积了很多垃圾,一到下雨天就会积水。由于地库排水系统不完善,一到夏天便成了苍蝇蚊子的集散地,居民老远就能闻到里面散发出的恶臭气味。

了解情况后,经社区党委研究,把地下车库问题列入协商议题,通知小区楼栋长、党员代表和议事会成员召开“为民协商”议事会。会上,大家立足实际,多方面讨论,最终决定由社区牵头组织实施,协调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将地下车库填平并种植绿植。实施过程中,居民也积极参与监督和协助,确保施工符合要求,切实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今,朝阳家园变得干净清爽,小区内时常可以看见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天,孩子们在宽敞整洁的广场上尽情玩耍。

持续拓展平台

培育协商议事“新阵容”

秦渠社区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重点修订完善《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梳理社区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会议基本议定事项指导目录,理顺居委会、民主议政日、居民代表会议“三个会议”运行机制。制定“社区协商”工作组织架构图,明确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的职责,严格按照开展协商、收集议题、确定议题、公布告知4个步骤开展社区协商工作,并形成具有本社区特点的协商程序。

“我们通过建立楼栋长、单元长工作群,开通社区微信公众号,定期开展入户活动,汇集民意,让居民的问题得到及时反映和解决。”马蓉说,收集信息后,社区定期开展“社区协商月活动”“板凳会”“圆桌会”“评议会”“民情直通车”“议事亭”等协商议事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社区还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常态化深入楼院小区,及时化解各类纠纷隐患,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辖区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参与协商议事,形成以社区党委为阵地,9个网格为平台,3个网格党支部为依托,融合各楼院小区的“1+3+N”居民议事组织架构,打造微民情、微关爱、微服务、微活动“四微”服务品牌。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政治协商作用,提升协商议事工作质效,围绕“走进基层、联系群众、协商议政、服务社会”的要求,通过实地勘查、入户了解等方法,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心声”,精准聚焦居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成立协商议事会以来,问题解决的速度快了,居民的地位提高了,感觉自己说话也算数了,大家都愿意来参加。”社区居民李桂香说。

秦渠社区将不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力争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把百姓家门口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舒心事、开心事、暖心事。

--> 2024-11-11 ——利通区胜利镇秦渠社区以基层协商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2900.html 1 擦亮民主协商幸福底色 奏响社区治理和谐乐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