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陆菊梅:为800多名“星星的孩子”点亮希望之光

本报记者 韩瑞利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碍。因为孤独症儿童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闪烁,他们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在银川市,有一家专门让“星星的孩子”接受治疗的康复中心,这里的负责人陆菊梅,也是一名孤独症患儿的妈妈。

11月4日,记者来到银川市爱心园孤独症康复中心,在其中一间教室,“小星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能让孤独症患儿早点接受治疗,就有很大可能改变这些孩子的一生。”陆菊梅告诉记者,秉承着帮助更多孩子和家庭的初衷,该中心先后救助800余名“星星的孩子”。

谈及开办爱心园的初衷,陆菊梅说,她的儿子3岁时出现行为异常,经诊断患有自闭症,由于当时宁夏没有专门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她便带着孩子到全国各地求医问药。在外求医数年间,陆菊梅结识了许多宁夏孤独症患儿的家长,有什么好的康复方法、权威康复机构,她都毫不保留地在QQ群、微信群里分享给其他患儿的家长。为了更好地帮助儿子康复,也为了帮助更多的孤独症患儿,2009年4月,陆菊梅在自治区残联和银川市残联的支持下创办了银川市爱心园孤独症康复中心。

“中心以结构化教学为基本框架,以社会交往训练为核心,经过10多年的运营目前开设课程有:儿童个别化训练、语言训练、集体课训练等,用于提升儿童认知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理能力等,帮助更多孤独症、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后融入社会。”陆菊梅介绍,截至目前,在该中心康复训练的孤独症患儿中,300多名进入幼儿园融合教育,25名顺利进入普小随班就读,80名进入特殊教育中心接受义务教育,经过早期干预,康复有效率达到80%以上。

让陆菊梅感到欣慰的是,家长的意识普遍提高。来康复的患儿明显增加,年龄也越来越小。“长期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功能,帮助其融入社会,而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所以康复尤为重要。看到有的孩子已经基本康复,能正常生活学习,我和工作人员们都非常自豪,干劲越来越足。”陆菊梅说。

成立15年来,银川市爱心园孤独症康复中心在陆菊梅的精心管理下,先后被宁夏民政厅社会组织民间局评为4A级社会组织,荣获宁夏全区康复中心创建达标评估二星级康复机构,壹基金西部地区“海洋天堂项目”优秀合作伙伴,中精协全国孤独症康复机构自强自律创建达标单位等。陆菊梅也先后荣获“宁夏好人”“感动宁夏人物提名奖”“最美银川人”和“最美母亲”等荣誉。

“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救助度逐年加大,让更多孤独症患儿得到了帮助。我们也会持续优化各项设施,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用心用情守护好‘星星的孩子’。”陆菊梅说。

--> 2024-11-07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2779.html 1 陆菊梅:为800多名“星星的孩子”点亮希望之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