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海原县人民法院从“执”到“治” 让路宽心更宽

本报记者 孙振星

“不可能,我不可能让地,根本不可能,想都不要想……”

“不对,你不要乱说……”

李某和王某本是相处多年的邻居,后来双方在不同的城市居住。李某父亲年事已高,便想返回老房子居住,为了方便父亲在老家出行,李某便在原来的道路基础上对道路进行拓宽。由于土地确权时未能将双方的土地精确分开,王某顿生不满,认为拓宽道路占用了自己的承包地,并将拓宽的道路进行回填,由此埋下矛盾的种子。李某遂诉诸海原县人民法院,法院依法判决王某恢复道路宽度至2米,后王某未主动履行,李某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人员收到案件后,仔细查看判决并第一时间驱车前往现场,通过查询土地确权、询问当地村委会、周围老邻居等相关人员并听取案件双方的陈述,了解案件的“前世今生”,知晓本次的执行难点不在案件本身而是双方心里“憋着一口气”。

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执行干警采取分而执治的方式耐心劝解、安抚双方情绪,分别讲了“三尺巷”的故事,缓解各自对抗心理,引导双方要和谐和宽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在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申请人主动上前道歉,被执行人也承认了自己的不对,不再执着于“一毫一厘”,两方把手言欢,案结事了。

执行工作重点在“治”,每一个执行案件的背后都承载着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和信任。通过执行干警的“行”,让每一位申请人的胜诉权益得到法律保障,让每一位被执行人通过一次“被执行”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意识到法律威严不容挑战。海原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将一如既往地把“如我在执”理念贯穿执行始终,真正做到从一起案件的执行结束到一件纠纷的根源治疗,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 2024-11-06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2732.html 1 海原县人民法院从“执”到“治” 让路宽心更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