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量身订岗”让残疾人快乐就业

本报记者 李 莹

切割、打磨、穿绳、上蜡……在兴庆区爱众益心残疾人就业阳光工厂(以下简称阳光工厂),肢体残疾人李君和工友们在制作紫檀木手工制品,一个个“猫咪脸”挂坠栩栩如生。

李君每天能做5个这样的工件,自从今年6月入职阳光工厂以来,他已经完全融入了这里。“每天上3个半小时的班,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加起来有3000多元,厂子还给我们缴纳社保,让我们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幸福和温暖。”李君说。

走进阳光工厂,500余平方米的场所被分出不同功能区,有安置残疾人工作的办公室,有开展党建团建的活动室,整体环境舒适明亮、干净整洁。在这里,像李君这样的残疾员工有20余名,由工厂为他们“量身定制”工作岗位,让他们能锻炼自身能力、拥有稳定的收入,从而过上好生活。

“终于有地方接纳孩子了。”残疾人杨嘉琪的妈妈说,杨嘉琪小时候因病落下了残疾,为了能有一份工作,曾到陕西省专门学中医按摩,但一直未能就业。听说兴庆区成立了阳光工厂平台,杨嘉琪马上报名并找到了岗位。

“自今年6月启动这项工作以来,我们对接了近10家企业,开发工种30余个,主要就业途径分为三种:残疾人各方面条件符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推荐就业;对大部分残疾人进行阳光工厂集中安置就业;开展辅助性就业指导。”阳光工厂负责人李泽润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实现稳定就业是残疾人群体的迫切愿望。今年,在兴庆区残联的指导帮扶下,兴庆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成立,引进第三方平台建立专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阳光工厂,结合残疾人需求,精准对接企业岗位,帮助残疾人轻松就业、自食其力。目前,阳光工厂运用“因人制岗”模式,残疾人安置速度快,工作岗位匹配度高,用工流失率低,帮助残疾人实现了更稳定就业。

李泽润介绍,阳光工厂招收的残疾人年龄为18岁至40岁之间,除了肢体残疾,还有一部分智力和精神类残疾。这部分残疾人就业前,会有专人进行评估,由就业指导老师根据个体情况,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服务,在就业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安心就业。“阳光工厂坚持‘成长式、快乐式就业’理念,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上开展生活技能辅导、心理疏导、团建活动等,让残疾人在这里找到融入社会的‘朋友圈’。”李泽润说。

--> 2024-11-04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82622.html 1 “量身订岗”让残疾人快乐就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