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 敏
“这下孩子们上下学再也不用担心摔倒,家长们接送孩子也更加方便了……感谢社区为居民着想,为大家办了件好事、实事。”日前,兴庆区胜利街祥和社区居民樊俊、马勇、王海国等纷纷点赞社区出面协调解决居民的出行隐患,对社区的高效工作和贴心服务表达衷心感谢。
2024年8月中旬开始,祥和社区居民频频反映:位于兴庆区民族南街的家具城西面,有一段长约30米的护栏,此处对面是小学和幼儿园,此段道路成为多数居民孩子上下学的必经之路,护栏导致孩子们经过时常常被绊倒,家长接送时也十分不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
面对居民的反映和困扰,胜利街祥和社区书记李学芳第一时间与家具城负责人沟通协商,一起实地调查,积极处理。据该负责人介绍,该段隔离护栏设置的初衷是为了防止车辆进入,规范市场交通秩序,便于管理。
群众安全无小事,9月5日,李学芳多方协调,召集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居民代表,综合执法部门以及家具城负责人一起到现场进行协商,并根据现场调研情况进行合理解决。没多久,施工人员对该路段护栏进行了拆除。
拆除影响居民出行的“拦路虎”,是胜利街祥和社区“大理小李说事”开展基层协商为民的一个缩影。
为面对面倾听居民声音,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收集一手资料,真正解决居民的烦心事、操心事,胜利街祥和社区精准施策,创新性引入“大理小李说事”社区治理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轻松、亲切的方式,搭建起居民与社区沟通的桥梁——每周固定时间,李学芳会化身为“小李”邀请居民代表、志愿者、网格员等围坐一堂,就社区内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说起“大理小李议事”平台,胜利街祥和社区的居民们赞不绝口,这种接地气的沟通方式,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也有效促进了社区矛盾的及时化解,不仅是一个反映问题的渠道,更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得力助手,它总是能在关键时刻,为居民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有居民反映社区里的健身器材老旧不堪,平台很快就与相关部门取得了联系,并促成了健身器材的更新;
有居民反映社区里的绿化带需要修剪,平台也及时地将问题反映给了绿化部门,没多久小区树木焕然一新;
……
在“大理小李说事”的平台上,李学芳和他的团队解决了一系列困扰居民的难题。随着辖区居民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祥和社区辖区原有车位无法满足需求,停车位供不应求,车辆乱停乱放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居民深受其扰。李学芳在了解到情况后,多次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摸清实际情况,而后组织居民代表、物业公司和交警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结合居民诉求最终决定对辖区内的僵尸车辆进行清理,并划分停车线,增设50余个停车位,严格规范停车标准,缓解居民停车压力,确保出行通畅。此方案在实施后,辖区停车难乱停车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联合共商、协商共建、居民自治,祥和社区“大理小李说事”成立只有短短2个月时间,但新颖的社区治理模式,让居民从“局外人”变成“当家人”,以小协商撬动大治理。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开展协商议事会26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24件,不仅提升了社区为民服务的工作水平,更增强了辖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幸福感,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