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单 瑞
“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怎么样?”“校方在安全和管理的问题上存在哪些困难?”9月26日,银川市政协邀请部分教育卫生体育界别政协委员及第二界别政协委员,银川市教育局、体育局、财政局,兴庆区教育局、西夏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及部分中小学校代表,组织召开“推动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有事好商量 跨界别协商’座谈会”,就校园体育场馆开放的安全管理、开放时间、设施建设等问题深入交流探讨。
2023年12月,银川市教育局联合体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通知》,明确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要分批面向社会开放。
但在相关调研中,部分银川市政协委员了解到,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后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安全问题,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后人流增加,校园安全存在隐患;经费问题,体育场馆开放增加耗损度,体育设施保养需要投入更多费用,资金问题困扰着不少学校;管理问题,校方对进入场馆的社会人员管理难度大,仅靠学校保安难以保障,增加人员又涉及增加用工成本,没有资金来源。
座谈会上,银川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除高中学校外,全市大部分中小学校场地能够按照通知要求采取定时定段与提前预约相结合的方式,主动面向社会开放。其中市直学校开放率60%以上(不含高中学校),兴庆区开放率100%,年接待1万余人次;金凤区开放率100%,年接待1.5万余人次;西夏区开放率80%以上,年接待8000余人次。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如何写好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后半篇文章”?
委员们建议,进一步调整完善开放的配套细则,先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再根据各方保障情况,具备条件时再逐步开放学校体育馆,不断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合理隔离学校教学区和运动区,根据不同学校现状,对学校功能片区划分完善的,利用栅栏、围护栏等隔离设施,将学校运动区与教学区、生活区进行物理隔离,有效防止进入学校运动的人员对学校教学区、生活区带来的不利影响。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各级财政管理部门视开放学校场所设施设备的损坏程度,给予适当补贴。要用好智慧校园平台,做到所有进入人员实名扫码登记、签订安全承诺书,爱护学校设施设备等才能进入学校体育场馆,力争建立统一的网上预约平台,进行方便、快捷、可追溯的登记管理。
银川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就委员的关切点给予回应:银川市各中小学校将合理安排开放范围与时间,以非教学时间为主,尽量安排在假期、周末、傍晚,既避免对学校教学秩序的干扰,又符合社区居民的作息规律。实施进入学校资格核准制,凡进入学校运动的社区人员,由学校审核配发准入证,持证进入,学校在审核准入资格时,原则上只要属于学校所在社区居住的人员,都应给予核发。及对接学校所在社区为每所学校配备2名至3名志愿工作者,在学校对外开放时间帮助维护校园秩序,在开放时段结束时协助清查遗留学校闲杂人员,通过不断健全完善管理、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引导更多人加入全民健身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