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瑞利
“今年雨水多,房屋漏雨成了我们‘心头病’,经过维修,终于解决了漏雨问题。”近日,家住兴庆区庆春社区庆丰苑小区居民王阿姨喜笑颜开地说。
近年来,庆春社区不断从“小切口”入手,创新推行居民协商机制,积极搭建居民协商议事平台,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形成党建引领、多方联动、有序高效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
民主协商议事会 解决居民身边事
“小白,今年雨水多,庆丰苑小区建成年代久远,我家六楼屋顶漏雨,严重影响正常居住,能否协商解决一下房屋漏雨问题?”前不久,王阿姨来到庆春社区反映问题。
得知情况后,网格员白梅在汇报工作时向社区反映了王阿姨的诉求。庆春社区召集物业、网格员、居民代表、施工方开展民主协商议事会,把民生“小事”搬到协商会上,共同探讨、商量对策,因老旧小区已过保修期,为了让居民不再因漏雨而犯愁,结合楼顶实际,达成一致意见,由楼栋的住户共同出资,实施屋面维修。由物业牵头,联系施工方做好预算,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维修,实行物业与居民共担机制,公共区域由物业进行维修。经过近两周时间维修,困扰大家的烦心事得以解决。
居民的需求就是社区服务的动力,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网格员的身影。今年以来,庆春社区结合“网格大走访”,听民声访民情,积极动员“在职党员”“微网格员”、楼栋长等多元力量,集中开展入户走访、意见征求,通过广开言路、听取心声,精准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社区治理,不仅工作人员要‘沉下去’,还要畅通民意渠道,把居民‘请上来’,让民意‘浮出来’。”庆春社区党委书记赵园园说,庆春社区将继续借助“协商议事”这把金钥匙,让每一位居民都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当好小区“大管家”,共同探讨、共同治理,从源头上解决好每一件民生“小事”,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党建+民主自治” 让小区治理更有温度
庆春社区辖区春桥苑小区始建于2002年,共有26栋楼,业主127户。由于小区建造时间较早,楼房受当时条件限制,没有配备管道燃气设施,小区自建成一直未引进天然气。庆春社区党委加大力度,抓牢“民主协商”这一有效举措,以民主协商议事破解小区治理难题,把春桥苑小区燃气改造惠民工程列为社区2024年度的重点项目之一。庆春社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将议题报街道党工委同意并公示后,先后通过圆桌会议、入户走访、实地查勘等方式,组织开展协商讨论。提议人首先陈述事实、提出愿望,社区网格员将老旧小区通天然气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案向居民代表解释清楚,与会人员提出意见建议,最后一致同意改造方案。此次协商议事邀请了辖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负责人与社区党委委员、法律顾问、宁夏哈纳斯天然气公司人员参加,共同协商处理天然气引进事宜,经过数10次的沟通协调,今年7月,居民缴费率达到60%后就可满足动工要求,费用由哈纳斯天然气工作人员入驻小区现场面对面收取,为期3天。在家门口面对面缴费,在方便居民的同时也为居民群众带去贴心服务。经过最终努力,此项民生工程于9月份已开始动工,在今年通暖之际,春桥苑小区“通气”入户,居民生活变得更加安全、便捷。“我是宁景南巷的商户,积水改造点工程施工把商户门堵得很严,我是做生鲜生意的,这可如何是好?”赵园园接待了前来反映问题的居民商户,了解情况后,她和商户一同前往工地现场查看,并与施工方项目负责人进行初次交涉无果后,随即通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向兴庆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出了紧急哨,接到哨音后,兴庆区住建局、施工方、社区、商户一起进行协商,最终施工方在工期、进度上进行优化,通过实行半封闭式施工和开通部分路段,从而解决商户的烦忧。“像这样通过定期‘民主议事’,解决居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议事会,只是庆春社区基层治理中的一个缩影。”赵园园说,社区将继续通过协商议事平台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发挥好“解忧议事亭”的阵地作用,让居民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难题有人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化解在早,有效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