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敏
近日,在惠农区园艺镇园艺村“助农驿站”,村民赵春祥正在仔细分拣自家种的大葱,“驿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们可以就近售卖自家种植的蔬菜,不用在街边摆摊,刮风下雨都不怕,还可以免费使用热水和充电器,服务非常贴心。”
今年以来,惠农区总工会紧紧围绕“稳就业、保民生、促增收”这条主线,对照自治区培育村(社区)建设试点标准,以组织建设好、作用发挥好、服务职工群众好为工作目标,指导园艺村工会建设“助农驿站+零工驿站”,积极探索农副产品售卖及展示、就业政策宣传、信息登记、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为一体的综合驿站,服务周边农户、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打通农副产品售卖及就业增收服务“最后一公里”。
园艺村位于惠农区中南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辖区以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居多。近年来,该村立足区位优势,坚持走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近郊型”经济发展道路,成立园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形成以园艺公社田园综合体为核心,安乐桥早市、宠物交易街区两个综合性市场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结合本村发展实际,我们建设了融助农和零工为一体的驿站,主要是为村里的种植户、周边商户职工、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园艺村村委会副主任马彩霞介绍。为了提供最大便利,“助农驿站+零工驿站”选址建在惠农区安乐桥早市内,配备充电器、桌椅、饮水机、微波炉、爱心药箱等便民设施,配备专人管理,具备农产品售卖、信息发布、休息等候、工具存放等功能。不仅本村经济股份合作社和村民的农副产品可在这里售卖,还可为惠农区种植户提供发布售卖农产品信息服务。工作人员还将各类招工信息通过宣传栏进行发布,积极对接相关部门为有求职需求的人群提供登记跟踪回访、就业培训、相应岗位推荐、劳务用工合同协议签订指导等服务。驿站成立以来,已发布用工信息222条,登记求职信息65条,输转劳动力60余人次,积极发挥了稳就业、促民生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惠农区总工会将继续按照“规模适度、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工作思路,把加强“助农驿站+零工驿站”建设作为帮助村民农产品售卖增收及灵活务工人员就业的重要抓手,全方位融合政策享受、业务支持、就业帮扶,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支持,真正让工会组织成为职工群众就业增收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