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高铁从北京出发,2个多小时后就能到达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由于交通便利,过去内蒙古一些患者常到北京看病,如今随着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在内蒙古落地,一批批北京的名医专家来到祖国北疆,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医院,患者们围着来自北京友谊医院的肝胆外科医生刘坤问个不停:“您周几来内蒙古出诊呢?我们怎么挂号呢?”
“我天天在内蒙古医院,大家在医院小程序上就能挂号。”听到刘坤医生的回答,一些患者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刘坤又耐心解释道:“很多医院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北京专家来坐诊或手术,而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医院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派驻的专家都是常驻的。”
为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国已开展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今年4月正式揭牌的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医院,是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以北京友谊医院为输出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为依托医院。
来到内蒙古工作近半年的刘坤,目前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学术副主任、北京友谊医院常驻专家。“肝胆外科的专业特点就是疑难危重疾病多,近十年来新技术、新理论也多。”刘坤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主要落脚点正是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理念的推广。
目前内蒙古已落户的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分别位于呼和浩特、赤峰、巴彦淖尔,辐射范围涵盖内蒙古的东中西部。这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后,将大力优化内蒙古的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减少跨区域异地就医。
宣武医院内蒙古医院也是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种长期稳定的机制,输出医院和依托医院的医生们有了更深入、更紧密的合作,能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得益于便捷的高铁,如今许多医生专家往返京蒙两地,开启了“双城生活”。“家人都在北京,我周末坐高铁回家十分方便,能兼顾工作和家庭。”刘坤说,“和我一起从北京来到内蒙古工作的同事,开玩笑说我们这是‘逆潮汐’通勤,但是‘逆潮汐’却是‘顺民心’,患者不用再远赴北京看病,减轻了经济负担,这是最令我们最开心的事。”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