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茜
日前,惠农区政协委员邹新泉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关于启动黄河惠农段水上游览旅游线开发》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惠农区文化体育旅游广电局高度重视,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
惠农区地处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黄河流经区内6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滨河城市。但作为临河而居的城市,黄河水道一直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石嘴子码头只能作为陆地景观加以展现,码头水上观景难以体验。
目前,宁夏境内黄河水道景观开发利用已有沙坡头、青铜峡等成功经验,自治区、石嘴山市“十四五”规划已经将石嘴山段航运整治列入综合交通运输重点工程项目,且黄河惠农段湿地绵延30公里长,具有良好的黄河岸线风貌特色,开发黄河惠农旅游时机已经成熟,具有较为成熟的开发水上游线条件。
“这将是擦亮惠农区‘黄河官渡、工业摇篮’旅游金字招牌的一项重要尝试和举措,是实现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实招。”邹新泉建议,在充分前期调研基础上,对游线及沿线景点纳入等进行专业规划设计和策划,突出精品化、体验性特色。如对黄河惠农段旅游开发水道和老城区、工业区遗存进行深度研究。对石嘴子码头等场景影像资料、老物件、历史资料进行再收集整理,为旅游开发场景还原进行充足文脉准备。逐步完善基础配套,增加相应基础配套设施,强化水上交通功能,注重水陆互动功能设置。逐步加强码头选址周边夜景灯光建设,码头夜市商业布局,形成以黄河惠农段水道为游览旅游轴线的日出观景线、星河夜景观景线、生态恢复观鸟景观线,从而吸引游客的集聚。
惠农区文化体育旅游广电局在答复中介绍,经与惠农区水文站沟通惠农段黄河沿线石嘴子码头遗址、黄河大桥区域均属黄河水文监测点,根据《水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要求,此段不容许进行任何水上项目,以免影响黄河水文数据检测。
“我们持续在收集石嘴子码头相关资料及物品,前期通过社会、个人捐赠以及购买的形式已收集部分资料与物件,并在宁夏煤炭地质博物馆进行收藏展出。加快黄河古渡坊提升改造项目实施,依托‘再现古渡繁华商埠,传承惠农城市记忆’主题,大力发掘古渡文化,做到古渡场景再现。”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梳理相关政策,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统筹生态保护、自然景观和城市风貌建设,塑造以绿色为本底的沿黄城市风貌。